就爱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准噶尔

准噶尔

蒙古旧部名,意为“左翼”,清代卫拉特蒙古四部之一。因首领以绰罗斯为姓,故又名“绰罗斯部”。一说其首领是元臣孛罕后裔,始祖为明代瓦剌太师※也先次子额斯墨特达尔罕诺颜。原游牧于额尔齐斯河上游和塔尔巴哈台以东霍博克河、萨里山一带,后以伊犁河流域为中心,向四方扩展。※巴图尔珲台吉时期(1634—1653年在位),外抗沙俄侵扰,内并卫拉特诸部,逐渐强大。至※噶尔丹(1671—1697年在位)继位后,进军天山南路,兼并邻近诸部,雄踞西北,使准噶尔由一个卫拉特游牧部落的名称,演变为在准噶尔贵族统治下,包括留在天山南北之卫拉特诸部及其他一些蒙古、突厥语族部落在内的政治名称。故清代往往将卫拉特诸部统称为准噶尔。※策妄阿拉布坦(1697—1727年在位)和※噶尔丹策凌(1727—1745年在位)时期,其境内共有※鄂拓克、9※集赛、21※昂吉,设置各级官吏进行管辖。畜牧业、农业、手工业均有发展。噶尔丹策凌卒后,内乱频仍,势遂衰,杜尔伯特“三车凌”和辉特台吉阿睦尔撒纳等相继率众归清。清乘机于乾隆二十年(1755)出兵征之,至二十二年(1757),平定阿睦尔撒纳,统一西北,在其聚居区实行盟旗制度,直属该管区清将军或办事大臣管辖。准噶尔逐渐成为地区名。

附:准噶尔世系表

猜你喜欢

  • 车臣汗

    见“鄂齐尔图汗”(2054页)。

  • 成汉景皇帝

    见“李特”(1021页)。

  • 马马崖壁画

    布依族地区古代崖壁画。为※“花江崖壁画”画群中的代表作。位于关岭县境花江河北岸普利下瓜寨附近。当地群众早就发现,但未报道,花江中学教师蒋永康1978年首次报道。发现有两幅画面,其中一幅有十多个图像,包

  • 回疆通志

    书名。又称《回疆事宜》。清嘉庆九年(1804)蒙古镶黄旗人和宁辑。全书12卷。主要记述哈密、吐鲁番、喀什噶尔参赞大臣所辖南八城事略以及维吾尔族诸王公事迹。附有土尔扈特、土尔扈特汗渥巴锡等略传。风俗等篇

  • 李思忠

    ?—1657清朝将领。字葵阳,铁岭人。朝鲜族。李氏。明辽东总兵官宁远伯李成梁族子,李如梴子。仕明为太原同知,罢居抚顺。后金太祖天命三年(1618),归后金,徙还铁岭。六年(1621),奉命收族人,恢复

  • 陈积

    即※“差巴”(支差者)的一部分。旧时四川甘孜藏区雅江地带农奴阶级中的一个等级。从领主处领种一定数量的土地。按规定每年要向地方政府交地粮和支应各种差役,一般还要向土百户支应劳役及各种摊派。繁重的差役使得

  • 泰赤乌

    蒙古尼伦诸部之一。又作泰亦赤乌、泰畴、太赤温、太丑兀里。与成吉思汗所出之孛儿只斤氏同宗,均为海都后裔。传至海都曾孙俺巴孩,人口繁衍,自成一部。游牧于斡难河(今鄂嫩河)以北地区。自合不勒罕(成吉思汗曾祖

  • 西藏粮台

    清代为入藏清军经办粮食、军饷、军械的机构。驻藏官兵之口粮、薪饷、军械初由内地运送。乾隆五十三年(1788),清军入藏驱赶廓尔喀,军运繁重,始设机构专司其事。自打箭炉出口,设理塘、巴塘、察木多、拉里、前

  • 敕连头兵豆伐可汗

    一作“敕连头兵伐可汗”,即“阿那瓌”(1206页)。

  • 耶律安端

    ?—953辽宗室。又作阿敦。字猥隐。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四弟,为契丹开国初“诸弟之乱”参与者。时见长兄阿保机废止世选称帝,大权总揽,心中不服,与兄剌葛、迭剌、寅底石等联合,于太祖五年(911)至七年(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