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八旗汉军

八旗汉军

清代八旗组织的三个组成部分之一。俗称汉军八旗。与八旗满洲、八旗蒙古构成八旗组织的整体。汉军,满语作“乌真超哈”,意为重兵即炮兵。清太祖努尔哈赤于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创建八旗组织时,将降附的部分汉人编为牛录(汉译佐领),隶八旗满洲下。清太宗皇太极天聪五年(1631,一说七年),初设汉军一旗。崇德二年(1637)分汉军为二旗,旗色玄青。四年,又分二旗官兵为四旗,于原有旗色之外,又增加镶黄、白、红三色。七年(1642),正式编为八旗汉军,编制、旗色、官制与八旗满洲同。崇德末有汉军佐领157个又半分佐领5个。清军入关后,续有增加。顺治十五年(1658),为206个又半分佐领3个。康熙五十一年(1712),增至258个又半分佐领1个。雍正十二年(1734),定为270个。乾隆以后因八旗生计问题,制定汉军旗人出旗为民的政策,汉军发展受到限制。乾隆五十五年(1790),其佐领减少到266个,直至清末未变。八旗汉军的地位比八旗满洲、八旗蒙古为低。参见“八旗制度”。(29页)。

猜你喜欢

  • 全宁县

    见“全宁路”(830页)。

  • 耶律迭剌

    ?—926辽宗室。又作迭剌哥、迭烈哥。字云独昆,又作匀赌衮。辽太祖※耶律阿保机二弟。为契丹开国初“诸弟之乱”参与者。时见长兄阿保机废止世选称帝,大权总揽,心中不服,与次兄剌葛及弟寅底石、安端等联合,于

  • 刘季真

    唐代离石胡人首领。其父刘龙儿在隋末拥兵数万,自号刘王,封其为太子。龙儿兵败被杀后,与弟六儿复举兵,引刘武周之兵攻石州。北结突厥,自称突利可汗,以六儿为拓定王。后为唐军所逼出降,授石州总管。赐姓李氏,封

  • 长狄

    先秦时期狄人的一部。又称长翟、鄋、鄋瞒、大人、大人之国等。因其人高大而得名。孔子云:其先祖在虞、夏为防风氏,在商为汪芒氏。在周为长狄、为大人。后世讹传其人高数丈、骨节专车、身横九亩。春秋时流动于今山西

  • 鲁鉴

    ?—1502明朝将领。蒙古族。其先为西大通(在今甘肃永登西南河桥驿一带)人。祖阿失都巩卜失加,明初率部落归附明朝,太祖朱元璋授为百夫长,令统所部居庄浪(今甘肃永登一带)。父鲁失加,累官庄浪卫指挥同知。

  • 伊勒齐

    见“越里吉”(2190页)。

  • 侬峒

    唐宋时以侬姓壮族为首领或主要居民的洞场称谓。亦称“侬洞”。因地在邕州溪洞(今广西左、右江流域部分、云南文山州及越南北境地带)之间,又多侬姓,故名。北宋广源州、万涯州、七源州、傥犹州、安德州、特磨道、雷

  • 镇海城

    即“称海城”(1882页)。

  • 僰古通记浅述

    书名。1卷。作者失考,系多次拼接而成。“云南国记”等首四篇主要记宋以前云南事迹,尤以南诏、大理史事最详,多取材于白文《白古通记》、《僰古通记》,约著于明朝中后期。元明事迹各篇抄自《滇考》,成书于清末。

  • 保活里

    女真语音译,《金史·国语解》谓“侏儒”之意。女真之初,民风纯朴,有以此命名者,如始祖函普之弟即名保话里,可能以身材矮小,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