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元或

元或

?—530

北魏宗室。本名亮,字仕明,后改名或,字文若。鲜卑元氏(拓跋氏)。太武帝※拓跋焘玄孙,临淮王昌之子。宣武帝元恪时,承父爵为济南王。有才学,少与从兄安丰王元延明、中山王元熙并以宗室博古文学齐名。拜前军将军、中书侍郎,后为给事黄门侍郎。延昌四年(515),复封为临淮王,寄食相州魏郡(治今河北临漳西南邺镇)。后兼御史中尉。累迁侍中、卫将军、左光禄大夫、兼尚书左仆射。正光五年(524),为镇军将军、都督北征诸军事,弹压破六韩拔陵起义,军败五原,除官爵,寻复封。孝昌元年(525),为都督,与延明等共讨徐州刺史元法僧。十二月,任征南大将军,率兵镇压鲁阳蛮。迁骠骑大将军、东道行台。武泰元年(528),尔朱荣入洛阳杀元氏,遂奔南梁。孝庄帝元子攸即位后始归。累进位为尚书令、大司马、兼录尚书。敢于面谏,但任内所举多为亲好。永安三年(530)十一月,升司徒公,奉诏防河阴(今河南洛阳市东北),御北叛之尔朱世隆。十二月,为尔朱兆执杀。出帝元修时,追赠太师、太尉、雍州刺史。无子,弟孝友袭爵。

猜你喜欢

  • 绰拜

    清朝武官。蒙古镶白旗人。巴林氏。天聪五年(1631),任牛录章京。八年(1634),以办事能干,不违使命,授牛录章京世职。崇德三年(1638),加世职为三等甲喇章京。是年,随大将军睿亲王多尔衮征明至山

  • 百越

    亦作百粤。其名始见于战国晚期《吕氏春秋·恃君篇》。古代南方越人一种泛称或总称。以支系繁多,故名。包括句吴、于越、东瓯、闽越、南越、西瓯、骆越、滇越、山越等,“各有种姓”。其分布甚广。据《汉书·地理志》

  • 敖教勒

    祖先神。鄂温克语音译,“根子”、“祖先”之意。亦称“霍卓热”。今内蒙古阿荣旗鄂温克人旧时信奉的神之一。家家都供奉,逢年过节祭祀。鄂温克人传说,其祖先是被雷击死的,上身升天变成“保勒索浩勒合鲁勒”神,中

  • 龙栗婆准

    ?—645焉耆贵族。焉耆王龙突骑支弟,王族龙姓,唐贞观十八年(644),随兄颉鼻叶护等奔西州(今新疆吐鲁番东南高昌城废址)投唐。同年,因响导安西都护敦孝恪伐焉耆有功,唐军班师后,留摄国事。不久为西突厥

  • 乌济显

    辽东丹国大臣。渤海人。渤海国亡后仕于东丹国,官政堂省工部卿。后唐清泰二年(东丹甘露十年,935)十二月(一作十一月),奉命与列周道入后唐朝贡。翌年二月,后唐授以光禄卿,旋返归。

  • 羌族巫师名。羌语音译。尊称“阿爸许”,又称“释比”,俗称“端公”。有较高社会地位与威望。专门从事祭山、还愿、安神、驱鬼、治病、除秽、招魂、消灾以及男女合婚、婴儿命名、死者安葬和超度等活动。仅限男性充任

  • 葱岭守捉

    唐西域军事建置。守捉城之一。时戍边军队大者称军,小者谓守捉。开元年间(713—741),置于羯盘陀国(今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驻守军队,戍卫边疆。与各军、城、镇等,总称为道。隶安西都护府。

  • 元次山集

    书名。唐※元结(719或723—772)撰,10卷。结字次山。鲜卑元氏。少居商余山,著《元子》10篇。累官道州刺史。为权臣所忌,曾辞官退隐,发奋著述。所作大多抨击时弊,揭露黑暗现实,反映民间疾苦。体裁

  • 徐戎

    中国古族名。东夷之一。参见“徐夷”(1893页)。

  • 冻思

    蒙古族对海螺号、法螺的称呼。起源很早,古代北方民族用于军事、劳动和娱乐活动中。隋唐燕乐西凉乐、龟兹乐、天竺乐和高丽乐中有这一乐器。初唐时期的敦煌壁画中有其形象。唐贞元(785—805)时,南方骠国所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