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兀都带

兀都带

1272—1302

元朝大臣。蒙古札剌儿氏。中书右丞相※安童子。世祖(1260—1294年在位)时,袭任宿卫长。至元三十一年(1294),成宗即位,任大司徒,领太常寺事。摄太尉。率百官为忽必烈请谥于南郊,尊谥为“圣德神功文武皇帝”,庙号世祖,是为元朝告天请谥之始。元贞二年(1296),进所译太宗、宪宗、世祖实录。为成宗近臣,赞画大政,帝及中宫都以家人礼待之。大德六年(1302)正月卒。至大二年(1309),追封东平王,谥忠简。

猜你喜欢

  • 古姆朗

    即“贡龙”(993页)。

  • 大玄锡

    ?—893渤海国第十三世王。※大虔晃孙。唐咸通十二年(871,一作十三年),虔晃死,继位。在位时,凡四遣使朝唐,派学生至唐京师习学古今制度。多次遣使东聘日本,进行经济、文化交流。贸易规模颇巨,日本史载

  • 吐鲁番文书

    指新疆吐鲁番所出土之古代文书。收藏在新疆博物馆等单位。吐鲁番地区古为“车师前部”地,西汉时以“高昌壁”得名。其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今高昌故城(即吐鲁番东南高昌废址,位于今阿斯塔那东南、哈喇和卓西南)

  • 奄藏簇

    明代藏区部落名。属洮州卫,在今甘肃临潭县境。宣德八年(1433),其族喇嘛高僧亦什藏卜等入朝,贡金银器皿、象、马、方物等。朝廷赐以钞、彩币表里及纻丝袭衣等物。后,有关其族之事,史籍阙载。

  • 回部

    清朝使用的民族称谓。指维吾尔族。清代称维族为“缠回”,故称其部落、部族为“回部”。如“吐鲁番回部”和“哈密回部”。乾隆平定大小和卓之乱后,又称新疆南部八城维族为“天山南路回部”,统称维吾尔族为“回部”

  • 哲蚌寺

    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最大寺院之一。又作别蚌寺、布赉绷寺等,寺名均为藏语音译,意为“米聚”寺。全名吉祥米聚十方尊胜洲。为历辈达赖喇嘛母寺。与甘丹寺、色拉寺合称拉萨三大寺。位于拉萨市西5公里的更培乌孜山

  • 亦思马勒

    见“亦思马因”(873页)。

  • 拓跋曜

    401—422北魏宗室。鲜卑拓跋氏。道武帝※拓跋珪子。天兴六年(403),封河南王。五岁时,曾射中雀于父前,及长,武艺绝人。与阳平王拓跋熙等并督诸军讲武,众咸服其勇。有7子,均任职受封。

  • 朋素克

    ①清代蒙古王公。喀尔喀车臣汗部人。博尔济吉特氏。达延汗巴图蒙古后裔,车臣汗※乌默客叔父。初号伊勒登台吉。康熙二十七年(1688),以准噶尔部噶尔丹扰掠喀尔喀,与乌默客归清,援济农副王,驻牧乌珠穆沁界外

  • 觉希勒空

    藏语音译,意为“审判衙门”。原西藏地方政府所属专管调查和判决世家、贵族、寺院等上层人物诉讼的司法机关。设僧俗官员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