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于翼

于翼

?—583

西魏、北周大臣。字文若。鲜卑于氏(原为万忸于氏)。燕国公※于谨之子。年十一,尚宇文泰女平原公主,拜员外散骑常侍,封安平县公。大统十六年(550),进爵郡公,加大都督。领泰帐下左右、禁中宿卫。迁散骑常侍、武卫将军。恭帝时,任车骑大将军、左宫伯。北周孝闵帝即位,出为渭州刺史,推诚布信,诸族感悦。率州兵助贺兰祥击吐谷浑,以功增邑。改右宫伯。武成二年(560),与宇文护同受遗诏,立武帝。保定元年(561),徙军司马。三年,改封常山郡公。天和初,迁司会中大夫。后任大将军,总中外宿卫兵。为宇文护所忌,转为小司徒,加拜柱国,外示崇重,实被疏斥。七年(572),护被诛后,奉命往河东取护子训,代镇蒲州。建德二年(573),出为安州总管。四年,随武帝东伐,下齐十九城。次年,转宜阳总管、陕州刺史、河阳总管。大象初,拜大司徒。奉命巡长城,西自雁门,东至碣石,立亭鄣,创新改旧。旋任幽州总管。二年(580),拒从尉迟迥举兵讨杨坚,执送其使,进位上柱国,封任国公。隋开皇元年(581),拜太尉。卒,加赠六州诸军事、蒲州刺史,谥穆。

猜你喜欢

  • 柳林淀

    见“广平淀”(131页)。

  • 萧裕

    ?—1154金大臣。本名遥折。奚族。初以猛安(千夫长)居中京(今内蒙古宁城县西大明城),与中京留守完颜亮相结,探知亮有异志,表示“竭力以从”,与之谋议。后被亮举荐为兵部侍郎,迁同知南京留守事,改同知中

  • 旭烈兀

    1217—1265伊儿汗国创建者。又译旭烈、吁里兀。蒙古孛儿只斤氏。※拖雷子,元宪宗※蒙哥、世祖※忽必烈弟。元太宗七年(1235),随宗王拔都西征不里阿耳、钦察、斡罗思诸国。十三年,攻入马札儿(今匈牙

  • 古代西北和北方诸少数民族的泛称。初见于西周,春秋战国时广为使用。《后汉书·西羌传》:“及平王之末,周遂陵迟,戎逼诸夏。自陇山以东,及乎伊、洛,往往有戎。于是渭首有狄、䝠、邽、冀之戎,泾北

  • 流求土人

    隋时对台湾高山族先民的称谓。古越人后裔,三国时称“山夷”。当时已普遍从事农业,并饲养家畜,据《隋书·流求传》载:“土宜稻、梁、黍、麻豆、赤豆、胡豆、黑豆等”,“尤多猪、鸡”。生产工具主要仍为石器,耕作

  • 满汉名臣传

    书名。撰者不详。80卷。作者从国史馆所纂大臣列传原稿本中抄录清初至乾隆末年满汉著名的大臣传记而成。其中满洲名臣传48卷,正传639人,附传138人;汉名臣传32卷,正传279人,附传28人。对研究清史

  • 秦王

    ①辽封爵。保宁元年(969),知南院枢密事高勋以定策功受封,乾亨元年(979),韩匡嗣自燕王降封;开泰(1012—1021)中,景宗第四子耶律隆庆受封;景福元年(1031),后族萧孝穆徙封。重熙十年(

  • 平定回部勒铭伊西洱库尔淖尔之碑

    碑铭。乾隆二十四年(1759),清高宗弘历为纪念平定大小和卓木而撰。铭文以满、汉、维3种文字镌刻。记叙布拉呢敦和霍集占在伊西洱库尔淖尔被击败及逃奔巴达克山经过。原碑立于淖尔东北岸,光绪十七年(1891

  • 阿里三围

    藏语称“阿里科松”,意为“直属土地人民”。吐蕃王朝初称香雄,后称羊同。至公元九世纪末,始称阿里三围。辖地为今西藏阿里地区及拉达克一带。唐会昌二年(842),吐蕃王朝解体,赞普后人西逃羊同,相继建立三个

  • 固山

    ①满语音译,意为“旗分”,即清代八旗的“旗”。清八旗制:五牛录为一甲喇,五甲喇为一固山。八旗称八固山。其统领官称“固山额真”(即“旗主”之意)。顺治十七年(1660),定固山额真汉文名为都统。雍正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