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上都驿

上都驿

元代蒙古地区重要驿站之一。设今内蒙古正蓝旗东闪电河北岸。原名开平,中统元年(1260),世祖忽必烈在此称汗,四年(1263),改名上都,有元一代,为诸帝夏季驻地,每岁巡幸至此。与大都(今北京)并称“两都”。《元典章》称“大都、上都站赤系天下之总”。北通和林(今蒙古国哈尔和林),南达大都,为主要干线中的主要驿站。是沟通岭北与大都的枢纽。有四条驿道通达大都:一为西路,又称※“孛老站道”,皇帝自上都避署返回,多经此路,故又称“纳钵西路”。大批官员随行,诸王百官往来频繁,沿途供应,动用马极多;一为※“黑谷路”,每年夏初元朝皇帝至上都避暑多经此路;一为东路,※“御史按行道”;一为※帖里干道第一段。诸驿路全长千里,近道800里。

猜你喜欢

  • 曲诺

    解放前凉山彝族奴隶社会中的被统治等级。彝语音译。“曲”意为“白色”,“诺”即诺伙的前一字,意为在诺伙等级下的“白骨头”(人)。汉称“白彝”或“百姓”。约占总户数的50%。身份世袭。成员不稳定,富裕阿加

  • 南番回回

    唐、宋、元时期对由海路而来的穆斯林商人称谓。其中有阿拉伯、波斯、中亚、北非、东非、南亚、东南亚之穆斯林商人。此外,由陆路而来的穆斯林商人到南方经商者,亦包括在内。该词最早见于《癸辛杂识》一书。《文昌异

  • 孛罗不花

    元朝宗王。蒙古孛儿只斤氏。镇南王※脱欢孙,脱不花子。泰定二年(1325),父卒,年幼,以叔父帖木儿不花袭王位。天历二年(1329),袭父爵,镇扬州。至正七年(1347),奉命平定集庆起义军,继与叔父威

  • 马太初

    清代医家。安徽合肥县人。回族。咸丰、同治年间(1851—1874)人。五世业医。幼承家学,博览中医典籍,上探《灵枢》、《素问》,考《明堂》原委,搜《外台秘要》,旁稽唐宋,下历金元,无不悉心研究。兼明内

  • 鄂木布济

    清代蒙古王公。噶尔噶札萨克图汗部人。博尔济吉特氏。※达延汗巴图蒙克后裔,※哈玛尔岱青长子。康熙五十三年(1714),袭札萨克一等台吉。五十五年(1716),率兵驻防扎布堪,听散秩大臣祁里德调遣。五十六

  • 柏兴府

    元代旧府名。古为“摩沙夷”所居。汉为定筰县,隶越嶲郡。唐之昆明县。天宝(742—755)末被吐蕃占领。后南诏据之,设香城郡。元至元十年(1273),盐井摩沙酋罗罗将、茹

  • 苴蒙阁劝

    即“寻阁劝”(932页)。

  • 细君公主歌

    歌名。见“细君公主”(1555页)。

  • 托高会

    清代台湾高山族某些“番社”通过比武选择头人的一种方式。一般为3年或5年举行一次。如山前、山后诸社5年举行一次。届时,众番百十围绕,各执长竹茅,一人把藤毯上掷,竞相刺之,中者为胜。又如琅

  • 达垅万户

    元代乌思藏地区万户之一。又作达万户、达垅巴万户,《元史》作思答笼剌万户。世祖至元元年(1264),置总制院(亦称释教总制院),命八思巴国师(后升号帝师)领院事,管理全国释教及吐蕃事务。二十五年(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