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礼逊教育会
清道光十六年(1836)西方传教士为纪念已故的英国传教士马礼逊在广州设立。以建立和资助学校,传播西学,推广西式教育为宗旨。十九年在澳门创办马礼逊学校,接收中国儿童就读。
清道光十六年(1836)西方传教士为纪念已故的英国传教士马礼逊在广州设立。以建立和资助学校,传播西学,推广西式教育为宗旨。十九年在澳门创办马礼逊学校,接收中国儿童就读。
?—1644明湖广谷城(今属湖北)人,字四长,号禹修。天启进士。授户部主事,进郎中。崇祯元年(1628),出为松江知府,旋授山东副使兼右参议,总理江南粮储。十六年,擢左副都御史兼东阁大学士,预机务。次
西晋东莱掖县(今山东莱州)人,字孝明。出身寒微,举孝廉,州辟别驾。曹魏咸熙初,为洛阳典农中郎将,封关中侯。入晋,为御史中丞,以王祥、郑冲、何曾、荀等虽位阶台辅,各皆老病
1877—1925江苏金山(今属上海)人,字天梅,号剑公,别号钝剑。清光绪三十年(1904)留学日本东京法政大学。次年入同盟会,曾任同盟会江苏支部长。三十二年归国,在上海创办健行公学。先后编辑《觉民》
仆(僕)又作仆骨、仆古。铁勒之一部。游牧于土拉河北。先后属突厥汗国和薛延陀汗国。唐贞观二十年(646),唐灭薛延陀,以其地置金微州,隶燕然都护府。回纥汗国建立后,仍属之。九世纪中叶,在北庭有号称回鹘首
北宋淳熙年间颁布的中国历史上第二道治蝗法规。淳熙九年(1182)八月颁布。其中规定了对治蝗不力人员的惩罚条例。
官名。明清道录司职官有左、右至义。右至义依例升迁左至义,缺出由候补道官升补。参见“左至义”。
年号。(1)东汉和帝年号(105)。(2)三国吴末帝年号(264—265)。凡二年。(3)晋安帝年号(402—404)。凡三年。
?—653真一作贞。唐睦州(治今浙江建德东北)人。自言成仙,曾被捕获释。永徽四年(653)十月,与妹夫章叔胤于睦州组织农民起义,自称文佳皇帝,以叔胤为仆射。民间传其有神灵,犯其兵者必灭族,唐军恐惧。后
?—611隋清河漳南(今河北故城东北)人。骁勇有力。大业七年(611),家遭洪水,妻子饿死,县令迫其服兵役,乃杀县令,逃匿窦建德家。建德助其聚众数百,入高鸡泊(在今河北故城西南)反隋,自号将军。旋被张
1868—1955广东开平人,原名羡意,字基赞。美洲爱国华侨领袖。十二岁赴美做工,清光绪九年(1883)加入洪门致公堂,参加反清斗争。二十年组织安良堂,被拥为“大佬”(即洪门大哥)。三十年结识孙中山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