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历史知识>题本

题本

文书名。明代始行之上行文。即以官署名义向皇帝奏请处置有关政务、军事、钱粮、刑赏等公务而上的奏章。一律用印,其格式:纸四页一接,最后一接不用四页。每页六行,每行二十字。比奏本略大。例送通政司转内阁呈进。弘治后,以通政司请,在京各衙门有印信题本,可径自封进。清沿明制。有通本及部本之别。通本即地方督抚所上之本,因须送通政使司验看是否合式后,再呈进御览,故名。部本即在京各部院衙门等所上之本,其形制比通本略大,可不经通政使司而径送内阁,以别于通本,故名。通本末尾均附粘有内容提要,称为贴黄。部本除刑部之本外,均无贴黄。光绪二十七年(1901)改行新政,除贺本外,内外各衙门均停用题本,专以奏折奏事。

猜你喜欢

  • 郑遵谦

    ?—1648明末清初浙江会稽(今绍兴)人,字履恭。明末生员。南明弘光元年(顺治二年,1645),清兵陷杭州,乃树帜抗清,迎鲁王监国至绍兴,授中军府左都督。寻以功封义兴伯。次年,清兵攻浙东,师溃,走依郑

  • 子羽

    即“澹台灭明”。

  • 韦丹

    753—810唐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字文明。颜真卿外孙。明经及第。历咸阳尉,佐邠宁幕府。德宗时,累迁太子舍人、驾部员外郎。新罗国君死,受命往吊。旧例出使,可卖州县十官取钱,谓“私觌官”,他以所需

  • ①与“法”同义。指正式颁布的成文法。《易·师》:“师出以律。”孔颖达疏:“使师出之时,当须以其法制整齐之。”战国时秦商鞅改法为“律”,《睡虎地秦墓竹简》中有《秦律十八种》、《秦律杂抄》。后代均沿之,常

  • 都丞

    ①官名。地位低下的宦官。春秋时齐国等置。《韩非子·难一》:“当世之行事都丞之下征令者,不辟尊贵,不就卑贱。”陈奇猷引旧注:“都丞,宦官之卑者也。”②尚书左、右丞的别称。

  • 朱瞻垲

    1409—1425明宗室。仁宗第八子。永乐二十二年(1424)封滕王,未及就藩而卒。谥怀。

  • 王彰

    ?—313十六国时匈奴左部人,居太原兹氏(今山西汾阳东南)。西晋惠帝时,外戚杨骏辅政,欲辟为司马,不受。汉主刘渊倚为左右手,刘聪拜为中军大将军。曾以聪游猎无度,谏之,几被杀。寻进骠骑将军、定襄郡公、太

  • 断案主户

    元代因犯罪没入官府或给予事主的罪人家属,又称断没人口。

  • 部吏

    官名。《墨子》守城诸篇言及城中有八部,每部有一吏,称部吏。《墨子·号令》:“其正及父老有守此巷中部吏,皆得救之。”孙诒让閒诂:“部吏,即城中八部,部一吏,官尊于里正。”

  • ①即郫邵。春秋晋邑。即今河南济源市西邵原。《左传》文公六年(前621):晋“赵孟使杀(公子乐)诸郫”,即此。参见“郫邵”。②城邑名。即今四川郫县。《蜀王本纪》曰:“望帝沿汶山下邑曰郫”,即此。秦灭蜀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