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子熙
北魏昌黎棘城(今辽宁义县西北)人,字元雍。济州刺史韩麒麟孙。初为清河王元怿郎中令。及胡太后临朝,引为中书舍人,寻修国史,转鸿胪少卿。建义元年(528),奉诏以征虏将军镇压邢杲。因杲降而复反,免官。孝武帝初,领著作郎。东魏初,除国子祭酒加卫大将军。兴和中,敕为侍讲,寻卒。
北魏昌黎棘城(今辽宁义县西北)人,字元雍。济州刺史韩麒麟孙。初为清河王元怿郎中令。及胡太后临朝,引为中书舍人,寻修国史,转鸿胪少卿。建义元年(528),奉诏以征虏将军镇压邢杲。因杲降而复反,免官。孝武帝初,领著作郎。东魏初,除国子祭酒加卫大将军。兴和中,敕为侍讲,寻卒。
官名。亦省称候。位次校尉。《汉书·李陵传》:“会陵军候管敢为校尉所辱,亡降匈奴。”《后汉书·百官志》:“大将军营五部,部校尉一人,”“部下有曲,曲有军候一人,比六百石。”
?—796唐时吐蕃大臣。初为次相。建中三年(782),以主张与唐和好,得赞普信任,代尚结息为大相。次年初,与唐使盟于清水(今属甘肃),约定疆界。兴元元年(784),出兵助讨朱泚之乱。贞元二年(786)
金代管理女真户口的人员。女真人在州县境内别立村寨,不与汉人杂居,五十户以上的猛安谋克村寨,设寨使一人,查考一切违法事宜。
书名。即《古微堂内集》。清魏源著。收入《古微堂集》与《魏默深文集》。光绪四年(1878)淮南书局原刻本为三卷:卷一为《默觚上》,凡十五条,未分篇;卷二为《默觚中》,凡六十六条,分《学篇》十三;卷三为《
官名合称。即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
在今河北抚宁县西七里。《金史·阇母传》:天会元年(1123)张觉据平州归宋,金将“阇母败觉军于楼峰口。复与觉战于兔耳山,阇母大败”,即此。
658—723即莽布支、莽波支。吐蕃大将论钦陵之子。唐圣历二年(699)统吐谷浑七千帐归唐,授左玉钤卫将军,封酒泉郡开国公。开元初,引军渡漠,平突厥九姓,以功累迁左骁卫大将军、朔方副大使。卒赠拨川郡王
历(曆)古历名。(1)金耶律履于大定二十年(1180)撰。时金行用杨级所造《大明历》,自天会十五年(1137)至大定二十年,日月食屡不验,乃诏赵知微重新修订。大定十五年历成。同时耶律履亦造乙未历,以金
1516—1575明山西孝义人,字尧封,号思斋。嘉靖进士。授永平府推官,擢监察御史,升右佥都御史巡抚宁夏,在镇三年。后进兵部左侍郎总督陕西三边军务。隆庆元年(1567)官至兵部尚书。因屡忤辅臣意,四年
战国时赵国王室陵墓,分布于赵邯郸故城“大北城”遗址(今邯郸市区)西北的丘陵地带,共五组。南三组,即一、二、三号陵,位于邯郸县三陵乡陈三陵村与工程乡周窑村。北二组,即温窑一、二号陵,位于永年县两岗乡温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