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汉魏以来高昌城,西州回鹘时音讹作火州,一作和州。在今新疆吐鲁番市东南哈拉和卓西南。约在元明之际迁建于今哈拉和卓。明前期察哈台汗后裔在此建立政权,居民以畏兀儿族为主。十五世纪中叶为西邻土鲁番所并。
地名。在今江苏连云港市东北。南宋绍兴三十一年(1161),金人围海州(今连云港市西南海州),欲过沙堰,圜城为营,魏胜先据堰拒之,即此。
?—311西晋东郡(治今河南濮阳西南)人,字宗舒。与周馥俱起家诸王文学,后为中郎将。时馥已为司隶校尉、镇东将军,自以才高位卑颇有怨言,官至太子中庶子、散骑常侍。永嘉之乱,奔征东大将军苟晞,与晞同为石勒
官名。东汉献帝建安末,刘备以马超任之。魏晋时多与平东、平南、平北将军合称四平将军,权任颇重,多兼领镇守地区的刺史,统管军政事务。亦作为刺史等地方官员兼理军备的加官。十六国汉、前赵亦置。三国魏、晋、南朝
官名。明及清初各省按察司副长官。朱元璋吴元年(1367)始置。正四品。各省员额不等,视事烦简而定。与按察佥事分道巡察,凡兵备、提学、抚民、巡海、清军、驿传、水利、屯田、招练、监军,各专事置,并分员巡备
962—1025北宋临江军新喻(今江西新余)人,字定国。淳化进士。咸平四年(1001)为参知政事。景德元年(1004)契丹大举南下,他密请真宗往金陵(今江苏南京),为寇准所阻。出判天雄军(治今河北大名
?—1775清河南鹿邑人。务农为业,兼习医。乾隆三十九年(1774)创混元教,传经收徒于归德、陈州、汝宁及颍州等府,所抄经卷《混元点化经》中有“换乾坤,换世界”等反清内容。次年被捕遇害。
1809—1897一译阿礼国。英国外交官。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来华,历任英国驻厦门、福州、上海领事。二十八年借口青浦教案,威逼清政府“惩罚”中国粮船水手,扩充上海英租界。咸丰三至四年(1853至
见“南京条约”。
1654—1685清满洲正黄旗人,纳喇氏,初名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大学士明珠长子。受学于徐乾学。康熙进士。官侍卫。喜读书,精鉴藏,善诗,尤工词,交游皆一时名士。曾集宋元以来诸儒说经之书,刻为《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