障塞
秦汉时边防工事。汉代长城称塞,每隔百里塞墙,于险要之处筑一城堡,称障。边郡部都尉领诸障,障领诸亭燧,故常以障塞与亭燧对称。《汉书·匈奴传》:“障塞破坏,亭燧灭绝。”
秦汉时边防工事。汉代长城称塞,每隔百里塞墙,于险要之处筑一城堡,称障。边郡部都尉领诸障,障领诸亭燧,故常以障塞与亭燧对称。《汉书·匈奴传》:“障塞破坏,亭燧灭绝。”
即金哀宗。金亡后,士大夫所加谥号。见《大金国志》及《金史·百官志序》。
秦汉时法律规定,三人以上不得聚饮,违则罚金。如朝廷有庆典,则明令恩准特许,谓之“赐酺”。后世遂为一种宴饮庆祝活动。
①本周滕国,秦置县。在今山东滕州市西南滕城。属薛郡,西汉初属沛郡。秦、汉之际,夏侯婴为滕县令,为沛公刘邦奉车,号滕公。汉武帝元朔三年(前126),改为公丘侯国。②隋开皇十六年(596)改蕃县置,因为古
?—391十六国时丁零翟魏政权建立者。东晋太元九年(384),河北丁零首领翟斌被慕容垂杀害后,逃归从兄翟真。次年,翟真死于内乱,又逃至黎阳(今河南卫辉东北)。十一年,逐太守而据之,势力日盛。十三年,自
书名。清张兆栋撰。一卷。张氏于同治元年(1862)至三年任凤翔知府。此编汇辑其在任期间呈请上司镇压回民起义的公牍。可补《守岐纪事》之不足。为西北回民起义史料。有光绪年间刊本。
今河南洛阳市东汉魏洛阳城东面正东一门。汉称中东门,魏晋改称东阳门。三国吴孙皓国亡,被遣送至洛阳,面缚诣东阳门,即此。
计量长度单位。成年人伸开两臂之长为一托。元代官府在计算纺织品长度时常以托为单位。
唐有弩坊。北宋开宝九年(976)置弓弩院。掌制造弓弩、甲胄、器械、旗、剑、御镫等。以诸司使、诸司副使及内侍二人兼领。
书名。清王应奎撰,六卷。成书于乾隆五年(1740)。作者少年以诗闻,然八入棘闱未得中式,遂退隐山居,埋头著述。是书仿宋洪迈《容斋随笔》之例,内容分为两类:一是读书所得,随手札记,凡经史子集、诗词曲画、
?—1907清满洲镶白旗人,于库里氏,字新甫。举人出身。纳赀授知县。光绪二十九年(1903)任两淮盐运使,旋迁江苏按察使。三十一年任江苏布政使。次年升安徽巡抚,镇压建德地区的反洋教斗争。次年奉命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