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宝忠
清江苏太仓人,字伯葵。光绪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光绪十一年(1885)任湖南学政。后历任侍讲学士、詹事府詹事、浙江学政。二十六年授兵部右侍郎、顺天学政。三十一年疏请设立文部,统管全国学堂。上疏陈述科举的弊端,主张以学位代替官职,并提议广设师范,礼优教师,鼓励民间办学,设立实业学堂,普及国民教育,实行自费、贷款和奖学金制度。是年授都察院左都御史。次年署礼部尚书。三十三年充国史馆副总裁。著有《校经堂二集》、《沅湘览秀集》。
清江苏太仓人,字伯葵。光绪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光绪十一年(1885)任湖南学政。后历任侍讲学士、詹事府詹事、浙江学政。二十六年授兵部右侍郎、顺天学政。三十一年疏请设立文部,统管全国学堂。上疏陈述科举的弊端,主张以学位代替官职,并提议广设师范,礼优教师,鼓励民间办学,设立实业学堂,普及国民教育,实行自费、贷款和奖学金制度。是年授都察院左都御史。次年署礼部尚书。三十三年充国史馆副总裁。著有《校经堂二集》、《沅湘览秀集》。
历(曆)古历名。又名《甲寅元历》。十六国北凉赵于玄始元年(412)制订。该历摒弃沿用近千年之十九年置七闰月之法,改为六百年置二百二十一闰月,使历法中回归年与朔望月之关系
约1734—1788清新疆叶尔羌(今莎车)人,原名买木热·艾孜木。维吾尔族。辅国公额色尹侄女。乾隆二十五年(1760)随同进京,入宫为贵人,二十七年为嫔,三十三年为妃,曾陪侍高宗赴江南、泰山、盛京巡游
在今河北霸州市。唐置。五代晋初地入契丹。周显德六年(959)世宗北伐,收复其地,“以益津关为霸州”。与瓦桥、淤口合称三关。
秦人。宦官。秦二世三年(前207),奉秦王子婴之命杀权臣赵高。
见“画黄”。
地名。在今湖北红安县北一百里天台山上。《元史·董文炳传》:蒙古宪宗九年(1259)秋,“世祖伐宋,至淮西台山寨,命文炳往取之”,即此。
又称舶趠风。指梅雨后中国东部和近海盛行的东南季风。因利于远方船舶来中国江浙一带而得名。最早见于东汉崔寔《农家谚》,但此后长期未见。宋陈严肖《庚溪诗话》解释:“吴中每暑月,则东南风数日,名舶趠风。云海外
春秋时宋国人,字子鱼。宋襄公即位,他以左师听政,后任司马。多次劝阻襄公争霸。宋襄公十二年(前639),宋和齐、楚于鹿上(今安徽阜阳南)会盟,请求楚支持宋为霸主。他认为宋小国争霸,这是灾祸。同年,襄公往
先例、前代之典章制度。后世以此为成例或法律形式,作为处理政事和审判的依据和参考。南朝时称为“薄状”,北朝称为“式”。
书名。一名《陶冶图说》。清唐英于乾隆八年(1743)奉命编进。该书记录了景德镇瓷器生产全过程。有图二十幅,每图配说明。图系孙祐、周鲲、丁观鹏同绘,说明为戴临书。该书是研究中国陶瓷史的重要资料。载于乾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