阁道
即栈道。诸葛亮《与兄瑾言赵云烧赤崖阁道书》:“前赵子龙退军,烧坏赤崖以北阁道。缘谷百余里,其阁梁一头入山腹,其一头立柱于水中。今水大而急,不得安柱,此其穷极,不可强也。”(《水经·沔水注》引)又古时复道亦称阁道。《史记·留侯世家》:“上在雒阳南宫,从复道望见诸将。”裴骃集解:“如淳曰:上下有道,故谓之复道。韦昭云:阁道。”
即栈道。诸葛亮《与兄瑾言赵云烧赤崖阁道书》:“前赵子龙退军,烧坏赤崖以北阁道。缘谷百余里,其阁梁一头入山腹,其一头立柱于水中。今水大而急,不得安柱,此其穷极,不可强也。”(《水经·沔水注》引)又古时复道亦称阁道。《史记·留侯世家》:“上在雒阳南宫,从复道望见诸将。”裴骃集解:“如淳曰:上下有道,故谓之复道。韦昭云:阁道。”
明洪武初派壮族覃福为千户,在广西藤县北部凤宁,驻军屯垦,以控制大藤峡瑶民。成化元年(1465)佥都御史韩雍改为屯田千户所,授覃仲瑛为吏目,世袭。
1851—1926英国人。曾任香港玛丽士西医学院教务长,对在院肄业的孙中山甚为器重。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回国。同年孙中山在伦敦被清使馆诱捕,他奔走英国外交部和伦敦警署,进行营救,同时联系报界,揭
亦称貲虏、阿柴虏。匈奴奴婢的称呼。东汉初,匈奴衰,其人数千户,包括大胡(指西域人)、丁令、羌自漠北逃至河西走廊一带,继续“畜牧逐水草”,并常抄掠凉州。后部落人口多至数万。西晋时,复被来自西拉木伦河流域
?—566即陈蒨。南朝陈皇帝。公元559—566年在位。字子华。武帝侄,始兴昭烈王陈道谭长子。起家梁吴兴太守。敬帝绍泰元年(555),佐周文育平定杜龛、张彪。授会稽太守。陈武帝即位,立为临川王。后率军
本许昌县,五代唐避其先祖李国昌讳,改为许田县。属许州。治今河南许昌县东北许田。北宋熙宁四年(1071)省为镇,并入长社县。
官署名。南朝齐、梁、陈大长秋属官有奚官局令,正八品下,以宦者充任。北齐长秋寺有奚官署,有令,位从九品上,掌守宫人使药、疾病、罪罚、丧葬诸事。隋代内侍省置,有令、丞各二员;大业三年(607)改为署,隶长
官名。(1)商代始置。《殷契粹编》第五一九片:“丙午贞,酒人册祝。”(2)《周礼》官名。一说周代置。宦官之一。《周礼·天官》:“酒人,奄十人,女酒三十人,奚三百人”,“掌为五齐三酒,祭祀则供奉之,以役
书名。北宋佚名撰。二卷。记五代十国时期南方六国史迹旧闻。上卷为吴杨氏、南唐李氏、前蜀王氏、后蜀孟氏事,下卷为南汉刘氏(彭城氏)、闽王氏事。末附朱文进、卓俨明、李儒赟、留(娄)从效、张汉思、陈洪进事。以
明嘉靖年间确定兴献王朱祐杬尊号的争论。因系封建礼法之至大者,故名。正德十六年(1521),武宗死,无子,兴献王长子朱厚熜(孝宗从子,武宗从弟,即世宗)即皇帝位,下令礼臣议其生父朱祐杬尊号。首辅杨廷和、
?—前543一称伯有。春秋时郑国大夫。郑简公四年(前562),晋率诸侯之师伐郑,他奉命使楚告以郑将臣服于晋,为楚拘执,三年后得释。二十年,代表郑国至宋参与晋、楚缔结的弭兵之盟。后因骄侈刚愎,为驷氏所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