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尉司
官署名。(1)亦简称都尉。金末置,直属枢密院,设于正大年间,原为总领司,后更名。长官为都尉,秩正四品,以曾秉帅权者充任,不受地方帅府行院统辖。天兴元年(1232)设都尉司多达十四个(一说十三个)。每司军兵不下万人,由各路精选。(2)明初改拱卫指挥使司而置,为正三品衙门。掌领校尉之事。洪武三年(1370)改为亲军都尉府。
官署名。(1)亦简称都尉。金末置,直属枢密院,设于正大年间,原为总领司,后更名。长官为都尉,秩正四品,以曾秉帅权者充任,不受地方帅府行院统辖。天兴元年(1232)设都尉司多达十四个(一说十三个)。每司军兵不下万人,由各路精选。(2)明初改拱卫指挥使司而置,为正三品衙门。掌领校尉之事。洪武三年(1370)改为亲军都尉府。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置,北周沿置。秋官府司要司长官。正四命。下设小司要上士以佐其职,领司烜中士、伊耆氏中士等官属。隋开皇元年(581)罢。
官署名。隋置,与左领军府同掌十二军帐籍、差科、辞讼之事。不置将军,唯有长史、司马、掾属、录事及功、仓、户、骑、兵曹参军,法、铠二曹行参军等员。又置明法,隶于法司,掌律令轻重。大业三年(607)改置右屯
约236—297西晋吴兴阳羡(今江苏宜兴)人,字子隐。鲂子。少孤,膂力超人,好田猎,为患州里。传说当时郡人以南山虎、长桥蛟及周处为三害。察觉后,杀虎斩蛟,并改过自新,遂除三害。励志好学,州郡交辟,仕吴
即董蛮。叙州三路蛮之一。屯居马湖得名。本僰侯国,在今云南绥江、四川宜宾以西地区。宋初,其首领有董舂惜者,自称马湖路三十七部落都王子。
官名。东汉置,主东宫仓谷,秩六百石,属太子少傅。北魏沿置,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定为五品中,二十三年职员令未见。
即今天津市静海县北独流镇。《资治通鉴》:五代周显德六年(959),世宗北伐契丹,亲率水军自乾宁军沿流而北,“至独流口,溯流而西”,即此。
西汉置。治今越南北部莱州附近。属益州郡。东汉时废。
1544—1600明河间交河(今河北泊头)人,字世用,号云衢。万历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预修《会典》成,进修撰。寻充日讲官,与同官冯琦共进《通鉴讲义》,附以时政缺失。历少詹事兼侍读学士,充正史副总裁
泉州、泉州路、泉州府的别称。因宋泉州城南为通商口岸,有“蕃坊”,为阿拉伯等国商人聚居处而得名。南宋王十朋诗:“阅偏泉南旧守臣。”《元史·外夷传》记“自泉南登舟海行”。明陈懋仁著有《泉南杂志》。
即“完颜永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