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匀县
清康熙十一年(1672)改都匀卫置。治今贵州都匀市。为都匀府治。1966年析县城区设市,1983年县撤销并入。
清康熙十一年(1672)改都匀卫置。治今贵州都匀市。为都匀府治。1966年析县城区设市,1983年县撤销并入。
1009—1066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字明允,号老泉。年二十七始发愤为学,岁余举进士,又举茂才异等科,皆不中。益闭户读书,遂通六经、百家之说,为知益州张方平所知。嘉祐元年(1056)携子轼、辙
丛书名。宋嘉泰中俞鼎孙、俞经辑。收《石林燕语辨》、《演繁露》等宋人著作六种,记载宋代制度掌故、人物琐事。一向只有抄本流传,知者很少,直至1922年武进陶湘始为刊行。从辑成年代看,是中国最早的综合性丛书
春秋楚地。在今河南许昌市西。《左传·文公九年》(前618):“楚子师于狼渊以伐郑”,即此。《水经·潩水注》称为“狼陂”。“陂南北二十里,东西十里”。《太平寰宇记》称为“狼沟”。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自称布僮、布侬、布僚、布土、布偏、布越、布雅伊、布傣等。由古代百越的一支发展而来。秦汉以来被包括于西瓯、骆越、乌浒、俚、僚、俍、土等泛称中。南宋始称“撞”(僮),明清与俍、土、侬、沙
官名。金代置,为内侍阶官,秩从五品上。
991或993—1055北宋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字同叔。幼有文名,景德初,以神童召试学士院,赐同进士出身。真宗朝至翰林学士。仁宗初,迁枢密副使。以论事逆刘太后意,罢知宋州(治今河南商丘南)。在任兴
1810—1891清湖北蒲圻(今赤壁市)人,初名子逵,继名霖若,字云甫,号赘叟、楚天渔叟。道光进士。累迁内阁侍读学士。同治元年(1862),迁大理寺少卿、太常寺正卿。次年,转大理寺正卿署左副都御史。后
军阶名。清末新陆军次等官阶之一。光绪三十年(1904)定新陆军官员等级,分三等九级,始置。为三等第二级,任排长、掌旗官等,秩视千总,阶正六品。宣统元年(1909)修订,军官冠以某队(步队、马队),军佐
?—25新莽末南阳蔡阳(今湖北枣阳西南)人,字圣公。西汉宗室,光武帝刘秀族兄。因客犯法,投靠平林农民起义军,为安集掾。地皇四年(23)正月,号更始将军,旋被拥立称帝。建元更始。都宛城,尽封宗室及诸将。
又名青山。在今江苏南京市东南。周围二十里,高九十丈。唐李白《登金陵冶城西北谢安墩》诗:“白鹭映春洲,青龙见朝暾”,即此。有蘼芜涧、铁底塘等名胜。以产优质石材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