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王
①战国韩哀侯二年(前375)灭郑,并其国,韩因徙都郑(今河南新郑),故韩王亦称郑王。②辽代封爵。耶律隆祐、萧惠、萧虚烈、萧革、耶律淳等先后受封。③金代封爵。次国一字王号。刘筈、完颜永功、完颜永蹈等先后受封。天兴二年(1233),崔立政变,自号郑王。④明藩王封爵。明仁宗次子朱瞻竣受封,其后子孙承袭,至明亡。
①战国韩哀侯二年(前375)灭郑,并其国,韩因徙都郑(今河南新郑),故韩王亦称郑王。②辽代封爵。耶律隆祐、萧惠、萧虚烈、萧革、耶律淳等先后受封。③金代封爵。次国一字王号。刘筈、完颜永功、完颜永蹈等先后受封。天兴二年(1233),崔立政变,自号郑王。④明藩王封爵。明仁宗次子朱瞻竣受封,其后子孙承袭,至明亡。
台名。(1)战国初越王勾践筑。《史记·秦始皇本纪》:“徙黔首三万户琅邪台下”。张守节正义引《括地志》曰:“密州诸城县东南百七十里有琅邪台,越王勾践观台也。台西北十里有琅邪故城。《吴越春秋》云:‘越王勾
官名。满语音译,即右通政使。
南宋婺州金华(今属浙江)人,字仪父。庆元进士。曾官长宁军文学、分宁知县。精史地之学,约于宝庆三年(1227)成*《舆地纪胜》二百卷,为宋代地理学名著。又有《舆地图》十六卷,编绘颇周密。
辽、金砖塔。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白塔村西南。相传建于辽圣宗时,金世宗大定二年(1162)重修。塔为楼阁式,平面八角形,每边6.05米,高七层,约为43米。每层设腰檐平座,塑天王、力士、菩萨等像,姿态优
官名。隋文帝置职方侍郎,炀帝改职方郎。唐武德三年(620)置为郎中。尚书省兵部职方司长官,掌天下地图、城隍、镇戍、烽堠等事。龙朔二年(662)改司城大夫,咸亨元年(670)复旧。北宋前期置为五品寄禄官
战国时曾国天文图像。绘于漆箱盖上,箱自铭为“匫”。1978年夏季出土于属战国早期的湖北*随州曾侯乙墓。此箱盖口呈长方形,盖面呈拱形,通长82.8厘米,宽47厘米,通高19.8厘米,盖面以黑漆为底,中心
官署名。简称侍左。北宋元丰三年(1080),改流内铨置,掌自初仕至幕职州县官铨注之事。凡初仕而未应参部者,皆试而后选。若应格,则具岁月历任功罪及所举官员数,同郎官引见于便殿,禀奏改官。设吏部侍郎领左选
使职名。唐玄宗时已置,天子出,主置顿储供,有副使、判官。天宝十五载(756)六月车驾次马嵬驿,诛杨国忠等后,以韦谔为御史中丞,充置顿使,旋以监察御史宋若思为御史中丞充置顿使,发扶风郡。乾宁二年(895
清道光二十至二十二年(1840—1842)英国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争。因由鸦片引起,史称“鸦片战争”。从十八世纪后期起,英国为改变对华贸易中的逆差,向中国大量销售鸦片以牟取暴利。烟毒泛滥,引起中国白银外
学校名。清江南制造总局附设的技工学校。光绪二十四年(1898)以该局图画房(设计、绘图室)为基础扩充而成,并将炮队营并入。内设化学工艺、机器工艺两科。隶广方言馆,由该馆提调兼管。设国文教习二人、西学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