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九边之一。镇守地区相当今甘肃嘉峪关以东、黄河以西和青海西宁市附近一带。总兵官驻甘州卫(今甘肃张掖市)。
①西汉置。治今重庆合川市。两汉、两晋、南朝宋属巴郡,东汉末及三国蜀汉曾属巴西郡。南朝齐改为宕渠县。②南朝齐永明五年(487)改江州县置。治今重庆市。北周武成二年(560)改为巴县。齐、梁和西魏皆为巴郡
唐代中央官署部分吏职一律以流外官充当,分番上下,故称番官,如门下省传制、赞者、主宝之类。经若干考限,一般可入流为低级品官。
339—349十六国时后赵国君。公元349年在位。羯族。后赵主石虎少子。初封齐公。虎杀太子石宣后,由张豺议立为太子。太宁元年(349),虎死,即位,母刘太后与丞相张豺专政。石遵率兵入朝斩豺,被废为谯王
即“胜剌哈”。
官署名。元代置。秩从二品,隶云南行省。置司于临安路(治今云南通海),领临安、广西(今云南泸西)、元江、和泥(今云南红河西南)四路及车里(今云南景洪)军民总管府,统有今云南省东南部地区。置宣慰使三员,同
明京军编制之一。正德八年(1513)置,选*十二团营精锐及勇士、四卫军于西官厅操练,军士称为选锋,而以正德元年所选官军于东官厅操练。设总兵、参将统领。后团营西官厅改名威武团练营。嘉靖二十九年(1550
官署名。五代时吴越王钱元瓘命沈崧设置,选吴中文士入院,其性质相当于唐之集贤院、后梁之文思院(亦称乾文院),为储备人才之所。
古容量单位。(1)周制:一豆等于十升。《周礼·冬官·梓人》:“梓人为饮器,……爵一升,觚三升。献以爵而酬以觚,一献而三酬则一豆矣。”(2)齐制:一豆等于四升(旧制)或五升(田齐新制)。参见“鬴”、“豆
书名。一作《隋记》。唐吕才撰。二十卷。已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