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赞率
一作论赞索。即“囊(朗)日论赞”。
一作论赞索。即“囊(朗)日论赞”。
明宣德、弘治时流行的文体。叙事不加钩棘,冗沓平稳。其风气始于杨士奇等内阁大学士,因有此称。
明代民运兵饷改折的银两。因屯粮不足赡军之用,遂以民粮充军饷,又因运输不便,故多改折银两。
金章宗年号(1190—1196)。凡七年。
清末新科进士集中学习新知的学馆。自光绪二十九年(1903)始,凡新考取进士者皆令入京师大学堂分门肄业。嗣于太仆寺街别立进士馆,不隶于京师大学堂,并于三十年开学。凡新考取进士年在三十五岁以下者,一律入学
①元至元十六年(1279)置。治今贵州关岭县西南永宁镇北。不辖县。属普定府。至正中废。明洪武十六年(1383)复置。嘉靖十一年(1532)徙治关索岭所(今关岭县),万历四年(1576)迁治于安南卫(今
书名。李翌灼撰。原名《西藏佛教略史》。分三编九章,另有“绪言”和“赘言”。主要论述佛教传入西藏及其发展过程,兼及藏传佛教的寺院、经典、仪礼和教育等。为内地较早介绍藏传佛教的著述之一。有中华书局本等。
约929—约971亦作让王。即钱倧。五代时吴越国君。公元947年在位。文穆王钱元瓘第七子,字隆道,初名宏倧。兄佐死继立,虑掌兵者难制,以礼法绳下,宿将旧勋皆不优待。乾祐元年(948)初,统军使胡进思发
北魏石窟。在今甘肃肃南裕固族自治县西北部文殊山山谷中。传说文殊菩萨曾居此山,因而得名。洞窟大多分布在前后两山崖壁上,现存窟龛十多个,多已残破。千佛洞、万佛洞两窟较为完整,均属早期北魏支提窟。塑像虽经后
①元代对中书省直辖地区的通称。《元史·地理志》:“中书省统山东西、河北之地,谓之腹里。”②泛指内地。《通俗编·地理》:今律有“腹里地面文”。
班,梵语的略称,意为博学之士;禅,藏语,意为大。班禅,意为大学者。额尔德尼,满语,意为宝。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两大活佛转世系统之一(另一为达赖喇嘛)的称号。十七世纪初,日喀则扎什伦布寺座主罗桑却吉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