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岩
辽乙室已部人。道宗时,皇太后引用。历文班太保、同知枢密院事。咸雍四年(1068),从耶律仁先攻阻卜。十年,攻敌烈部,为敌烈部节度使。大康元年(1075),同知南院宣徽使事,迁北面林牙。密奏耶律乙辛谋危太子。次年,道宗出乙辛为中京留守。乙辛乘间反诬岩寿,被疑,出为顺义军节度使。同年,乙辛复为北院枢密使。因被流放于乌隗部。三年,又被诬谋立太子,处死。
辽乙室已部人。道宗时,皇太后引用。历文班太保、同知枢密院事。咸雍四年(1068),从耶律仁先攻阻卜。十年,攻敌烈部,为敌烈部节度使。大康元年(1075),同知南院宣徽使事,迁北面林牙。密奏耶律乙辛谋危太子。次年,道宗出乙辛为中京留守。乙辛乘间反诬岩寿,被疑,出为顺义军节度使。同年,乙辛复为北院枢密使。因被流放于乌隗部。三年,又被诬谋立太子,处死。
战国中晚期的粮仓遗址。位于今河南洛阳市共青路东段、胜利路西侧,洛河与涧河汇合处以北不远处。1970年发现,已探明粮窖七十四座,大致东西成行,南北成列,分布于南北长约400米,东西宽约300米的范围内。
即“华严经”。
书名。明耶稣会士阳玛诺撰,周希令、孙贞时、于应熊等同阅。一卷。首次介绍伽利略用望远镜观测的新发现:木星有四颗卫星,银河由密集的恒星组成,金星亦有盈亏现象等。论述太阳的黄道运动、节气和昼夜长短等问题。解
数学名词。参见“可知”。
隋大业二年(606)以驴夷县改名。即今山西五台县。属代州。金贞祐四年(1216)升为台州。明洪武二年(1369)复为五台县。
指古代游牧部落。意为随畜逐水草、流动性大、活动范围广,无固定城郭、庐舍。《史记·大宛列传》:“乌孙在大宛西北,可二千里,行国,随畜。”《汉书·西域传》:“大月氏本行国也,随畜移徙,与匈奴同俗。”
约796—835唐范阳(今北京西南)人,自号玉川子。家贫苦读,无意仕进,隐少室山。后居洛阳,韩愈为河南令,爱其诗,厚礼之。甘露之变时,留宿宰相王涯家,与王同时遇害。诗作多不满现实,对民生疾苦深表同情。
1078—1144宋衢州开化(今属浙江)人,字致道。以外祖邓润甫恩荫,补苏州吴江县主簿。徽宗时,为镇江通判、礼部员外郎。绍兴间,历官秘书少监、中书舍人兼侍讲等。辞章典雅,诗文有风骨,善为制诰。平生与贺
1885—1920广东番禺人,原籍浙江萧山。名大符。出身于士大夫家庭。光绪三十年(1904)官费留学日本,次年加入同盟会,任评议部议员兼书记。为《民报》撰文,揭露清政府立宪骗局,参与同资产阶级改良派的
官名。辽代置,属南面官。为加官,无实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