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道县
西汉置。治奔、巢二水口,在今湖南宁远县南偏东泠水上游。属零陵郡。东晋至南朝齐属营阳郡,梁、陈属永阳郡。隋开皇九年(589)移治故泠道县(今宁远县东偏南四十里)。属永州、零陵郡。唐武德四年(621)又移治今湖南道县西四十里营山下。为营州治。五年为南营州治。贞观八年(634)为道州治。天宝元年(742)改为弘道县并移治今道县。北宋建隆三年(962)复为营道县。为道州治,元为道州路治。明洪武九年(1376)废。
西汉置。治奔、巢二水口,在今湖南宁远县南偏东泠水上游。属零陵郡。东晋至南朝齐属营阳郡,梁、陈属永阳郡。隋开皇九年(589)移治故泠道县(今宁远县东偏南四十里)。属永州、零陵郡。唐武德四年(621)又移治今湖南道县西四十里营山下。为营州治。五年为南营州治。贞观八年(634)为道州治。天宝元年(742)改为弘道县并移治今道县。北宋建隆三年(962)复为营道县。为道州治,元为道州路治。明洪武九年(1376)废。
980—1054北宋常州宜兴(今属江苏)人,字希鲁,号遂翁。大中祥符进士。历任知县、通判、知州。两召入朝,任监察御史,判刑部、户部度支盐铁副使等。复历江南东路、淮南转运使,江淮制置发运使,梓夔路安抚使
即“上尊号奏”。
驸马都尉的简称。魏晋以后,尚公主者常加驸马都尉,后世因作为皇帝女婿的俗称。又据《魏书·官氏志》引北魏太和十七年(493)职员令,有驸马,三品,别有驸马都尉,从四品上。
?—1390明庐州合肥(今属安徽)人。元末与兄仲中结水寨,屯巢湖。至正十四年(1354)归附朱元璋。仲中失安庆被诛,因得其官为枢密院佥事。参战多,皆有功,累官参知政事,中书左丞。从徐达北伐,取山东。洪
?—1643明末山西人。亦作山东人元珪、山东人袁珪、山左人王玄珪。举人出身。从罗汝才起义,为其谋主,并主张独立于李自成。后被李自成袭杀。
498—546北朝时武功(今陕西扶风东南)人,字令绰。初为西魏大行台宇文泰行台郎中,屡迁大行台左丞,参预机密,制订文案程式及计账、户籍之法。西魏大统三年(537),从泰擒东魏窦泰于潼关,加卫将军、右光
唐方镇名。见“淮南西道”。
即宋高宗赵构。建炎三年(1129)三月,苗傅、刘正彦发动兵变(详“苗刘之变”),迫高宗退位,尊为“睿圣仁孝皇帝”。大臣吕颐浩、张浚起兵讨伐苗、刘,称高宗为“建炎皇帝”。
元末官署名。顺帝至正二十六年(1366)八月置。
爵名。战国魏、秦皆置。秦定为二十等爵第七级,亦称七大夫。秦及西汉初以此为高爵起点,汉高祖时公大夫以上皆有食邑,并可与县令、丞分庭抗礼。中期以后,地位渐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