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历史知识>营田使

营田使

官名。唐始置于有屯田之州。如以节度使兼,则有副使、判官各一人,节度使罢秩则留营田印以郎官主之。诸军万人以上有营田副使一人。开元十五年(727),朔方五城各置田曹参军事一人,专莅营田。宋代不常置,掌营田事务。有营田大使、招置营田使、营田副使、制置营田事等名目,以宣抚使、转运使、知府、知州、通判等兼任。南宋初,都督、宣抚使、镇抚使等于本府司另设提举营田公事、措置营田官、同措置营田官,或专设提领江、淮等路营田公事。其官署称营田使司、营田司,亦有专置营田务者。元末朱元璋置都水营田使。

猜你喜欢

  • 留守五卫

    明京城守卫亲军之一。洪武三年(1370),以宿卫镇抚司改置留守卫指挥使司,职皇城守卫及城垣造作。后升为留守都卫。八年,复为留守卫,称亲军指挥使司。十一年改留守中卫,增置留守左、右、前、后四卫,仍为亲军

  • 二桥

    即桥(乔)公二女。《三国志·吴志·周瑜传》载,建安四年(199),周瑜从孙策攻拔皖(治今安徽潜山),得桥公二女,皆国色。策纳大桥,瑜纳小桥,后称“二桥”。唐杜牧《赤壁》:“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

  • 湘军

    清末曾国藩编练的武装。成军于湖南,故名。咸丰三年(1853)为镇压太平天国,湖南在籍侍郎曾国藩奉命助湖南巡抚督办全省团练,以湘乡练勇为基础,扩充编练湘军。次年春编成二十三营。陆师十三营,每营五百人,设

  • 博士

    官名。春秋战国时已有此称,初泛指学者,战国末年齐、魏、秦等国置为职官。秦、西汉初充当皇帝顾问,参与议政、制礼,典守书籍,秩四百石,秩虽卑而职位尊显。设仆射为之长,名义上隶太常。秦始皇时有七十余人,二世

  • 春秋宋邑。即今江苏沛县。《庄子·天运》:“孔子行年五十有一而不闻道,乃南至沛,见老聃。”战国为楚邑。《战国策·魏策一》:“楚破南阳九夷,内沛”,即此。秦置县。

  • 善行录

    书名。明张时彻编。八卷。猎采史传,选取古代人物中行谊之高美者,汇编成书。分正续两编。正编起春秋至明代,凡二百九十人。续编起汉迄宋,凡一百四十五人。

  • 邓阊

    ?—118东汉南阳新野(今属河南)人。姊为和帝皇后,以此得任黄门侍郎、侍中,兄骘等并居显位,执掌朝政。永初元年(107),封西华侯。元初五年(118)卒。及邓后死,安帝乳母王圣、宦官李闰等诬其生前谋逆

  • 荻水镇

    即今山东日照市西南荻水。《资治通鉴》:五代汉乾祐二年(949),“密州刺史王万敢击唐海州荻水镇”,即此。明初通海运,筑土城。有巡司戍守。

  • 武遂

    ①战国燕邑。在今河北徐水县西北遂城。《史记·赵世家》:悼襄王二年(前243),“李牧将,攻燕,拔武遂、方城”,即此。②战国赵邑。在今河北武强县西北。《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秦破杀赵将扈辄于武遂,斩

  • 西安大学习巷清真寺

    又称西安西大寺、化觉寺。中国伊斯兰教古寺之一。据明嘉靖年间所立碑文记载,该寺始建于元中统四年(1263),当时名清净寺。永乐十一年(1413)由郑和重修。建筑规模宏大,主殿可容干人礼拜。寺内藏历代碑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