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剌罕军
答剌罕,突厥一蒙古语,意为“自在”。元军种之一。元灭南宋时临时召募的军兵,允许以军前所掠人口、财物归其自有,不在正规军制内,称答剌罕军。
答剌罕,突厥一蒙古语,意为“自在”。元军种之一。元灭南宋时临时召募的军兵,允许以军前所掠人口、财物归其自有,不在正规军制内,称答剌罕军。
年号。(1)隋末操师乞年号(616)。(2)一作天成。唐初高开道年号(618—624)。凡六年。
见“谪”。
中医术语。指中药性能的作用趋向。升和降、沉和浮是相对的。升是上升,降是下降,浮表示发散,沉表示泄利等作用。大抵具有升阳发表、祛风散寒、涌吐、开窍等功效的药物,都能上行向外,药性都是升浮的。而具有泻下、
即阁道。楼阁间的空中通道。《史记·孝武本纪》:“乃立神明台、井干楼,度五十余丈,辇道相属焉。”《汉书·司马相如传》颜师古注:“辇道,谓阁道可以乘辇而行者也。”后也指皇帝车驾专用的通道。
官署名。亦称中藏府、中黄藏府。汉代置。掌管皇室财物。《汉书·百官公卿表》未载。《汉书·王莽传》:“时省中黄金万斤者为一匮,尚有六十匮。黄门、钩盾、臧府、中尚方处各有数匮。”东汉少府属官有中藏府令,秩六
一作有邰、骀,亦作斄。在今陕西武功县西南。相传是周始祖后稷封国(一说是姜嫄之国).至公刘皆居于此。《诗·大雅·生民》:“即有邰家室。”《左传》昭公九年(前533):詹桓伯曰:“我自夏以后稷,魏、骀、芮
杂志名。清政府教育行政公报。光绪三十二年七月初一日(1906.8.20)在北京创刊。第一、二期为月刊,后改为旬刊。学部主办。专载有关学务之奏章、文牍、报告和译论。宣统三年闰六月(1911.7)发行第一
朝代名。北朝之一。公元386年,鲜卑族拓跋珪称王,重建代国,改元登国,都盛乐(今内蒙古呼和浩特西南),旋改国号为魏,史称北魏,又称后魏、拓跋魏。天兴元年(398),迁都平城(今山西大同东北),称帝。太
1574—1640明福建龙溪(今漳州)人,字绍和,别号海滨逸史。万历举人。周游各地,寄情山水,尤好地理之学。著有《东西洋考》等。
1098—1162宋德顺军(治今甘肃静宁)人,字信叔。建炎中,为陇右都护,为夏人所畏。张浚宣抚陕西,任为泾原经略使。绍兴初召还,除带御器械。绍兴六年(1136),兼权宿卫亲兵。七年,权主管侍卫马军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