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历史知识>禅宗

禅宗

中国佛教宗派之一。因以修习禅定为主而得名。又因主张用参究之法,“守心”、“观心”,彻见心性之本源,识心见性,故亦称“佛心宗”。传说南朝宋末年来华的南天竺僧菩提达磨为创始人。中经慧可、僧璨、道信,至五祖弘忍门下分为神秀为首的北宗和慧能为首的南宗,时称“南能北秀”。北宗的理论和实践较多地受印度传统禅法的影响,主渐修,“慧念以息想,极力以摄心”,通过打坐“息想”,拘束其心。南宗以“净心”(即心绝妄念,不染尘劳)、“自悟”(即一切皆空,无有“烦恼”)为宗旨,提倡不读经、不礼佛、不立文字、佛性本有,不假外求,见性成佛,以“顿悟”与北宗“渐修”相左。后南宗经慧能弟子神会等人弘扬,并有唐王室支持,逐渐取代北宗地位,成为禅宗正系,慧能亦被追认为禅宗实际创始人。其下又分为二系(南岳、青原),五家(南岳系下的沩仰、临济两宗和青原系下的曹洞、云门、法眼三宗),七宗(上述五家,合临济下的黄龙、杨岐两宗)。后只有临济、曹洞两宗传于世,且远播日本。自中唐开始,禅宗大盛。对宋明理学有较大影响。明人黄绾曾指出“宋儒之学,其入门皆由于禅”(《明道编》)。

猜你喜欢

  • 萨里辉和尔

    即“黄头回鹘”。

  • 历代名人年谱

    历(歷)书名。清吴荣光撰。十卷。附《存疑及生卒年月无考》一卷。是历代大事纪要和有关人物事迹的总表。本司马迁《史记》年表之例,起汉高祖元年(前206),迄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分三栏,上书纪年,以

  • 范县

    西汉置。在今河南范县东南与山东交界处。两汉属东郡,魏、晋属东平国,北魏属东平郡。北齐废。隋开皇十六年(596)复置,属济州。大业中属济北郡。移治今县东南旧范县。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黄河决口,城坏

  • 禺氏

    亦作禺知。何秋涛《王会篇笺释》考定:禺氏即月氏。王国维、徐中舒皆从之,几成定论。参见“月氏”。

  • 四料简

    亦称四料拣。禅宗临济宗用语。“料”,指学徒之根器(气质、禀性等);“简”,指简别、择取。根据学徒的根器而因人施教的四种方法。(1)“夺人不夺境”;(2)“夺境不夺人”;(3)“人境俱夺”;(4)“人境

  • 沚戓

    商时人。见于殷墟甲骨文。武乙、文丁时将领,随王征伐旨方。或因甲骨分期新说认为即武丁、祖庚时沚。

  • 中侍中

    官名。侍中例以士人充任,若以中官(宦官)充任,则称中侍中。北魏孝文帝时,文明冯太后宠任宦官,大者任令仆,小者任卿守,以宦官为中侍中,盖始于此时。太和十七年(493)定为二品上。北齐置中侍中省,掌出入门

  • 百工监

    ①官署名。隋代行台省置,以监、副监为正、副长官,掌舟车及营造杂作之事。唐初陕东道大行台尚书省亦置,以监一人、丞四人为正、副长官。唐代将作监置,以监、副监为正、副长官,掌采伐木材。②官名。隋代行台省百工

  • 东不訾

    訾又作识。相传为尧、舜时贤人。与舜为友。

  • 兰陵郡王

    辽代封爵。萧挞凛、萧排押、萧宁、丁振、萧匹敌、萧朴、萧孝友、萧韩家奴、萧酬斡、萧兀纳、萧奉先、萧得里底等先后受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