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勘案
官署名。(1)宋代刑部都官司所属机构,掌役人及在京百司吏职考核之事。(2)宋代大理寺左断刑所属机构,掌通知吏部等处改降犯案命官官职之事。
官署名。(1)宋代刑部都官司所属机构,掌役人及在京百司吏职考核之事。(2)宋代大理寺左断刑所属机构,掌通知吏部等处改降犯案命官官职之事。
金十九路之一。本北宋京东西路,金改名。治东平府(治今山东东平县)。辖境相当今山东泰山、高唐县以南,龟蒙山以西,聊城、阳谷、郓城等市、县以东,金乡县以北和江苏邳州市、泗阳县以西地区。元废。
官名。清末新陆军职官。光绪三十年(1904)定新陆军营制,始置。每镇一人,从三品,以副参领充,简放。掌考查全镇卫生医药等事。
台湾土著番社名。在今台北市北,淡水河与基隆河汇流处。清乾隆年间闽人移此垦殖,成聚落街市,后改称大龙峒。
即“外兵③”。
春秋鲁邑。在今山东莒县境。《春秋》定公十四年(前496):“城莒父”。《论语·子路》:“子夏为莒父宰”,皆即此。
报纸名。日本在华舆论机关。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八月在厦门创刊。日本善邻协会(设台湾)主办,泽重信起任社长,自称以“敦睦邻谊,指导民众”为主旨,进行文化渗透。
又称蕃仪。西夏党项族的礼仪风习。景宗元昊认为“蕃俗以忠实为先,战斗为务”,不从宋制,改用此礼。如祭祀燕享时改九拜为三拜,革五音为一音。西夏王室在不同时期分别侧重强调此礼或汉礼。毅宗谅祚于奲都五年(10
书名。清初邹漪撰。四卷。漪,字流猗,江苏梁溪(今无锡)人。是书记述南明史事。卷一述李自成起义本末,卷二、卷三述弘光政权始末,卷四述隆武、永历政权始末。条理详明,首尾完善。尤其对福王时马士英、阮大铖政治
见“中俄科塔界约”。
见“窦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