矾引
官府发给商人运销矾的专买凭证。由榷货务发放,商人持引赴矾场取货运销。南宋时,大引买矾一百斤,输引钱十二贯,另纳头子钱、市利钱、雇人工墨钱二百七十六文;每引加买二十斤,不纳头子等钱。中引买矾五十斤,小引买矾三十斤。
官府发给商人运销矾的专买凭证。由榷货务发放,商人持引赴矾场取货运销。南宋时,大引买矾一百斤,输引钱十二贯,另纳头子钱、市利钱、雇人工墨钱二百七十六文;每引加买二十斤,不纳头子等钱。中引买矾五十斤,小引买矾三十斤。
北宋政和五年(1115)升遂州置。治小溪县(今遂宁市)。辖境同遂宁郡。属潼川府路。南宋端平三年(1236)因兵乱,一度权治蓬溪寨(今蓬溪县)。元至元二十年(1283)降为遂宁州。
科举时代称同榜登科者为“同年”。将同年之姓名、年龄、籍贯等刊刻成册,称“同年录”。唐已有之。宋有《绍兴同年小录》。清制,乡、会试榜后,并有同年录之刻。分为两种:一种为某科乡试同年录,有以同省同榜为限者
书名。金白朴撰。二卷。朴字仁甫,一字太素,号兰谷先生,真定(今河北正定)人,以度曲知名当世,代表作有《梧桐雨》、《墙头马上》。此集乃朴所作词。通行有《九金人集》本及《四印斋所刻词》本。
官署名。简称织染局。明代分置于南北两京及地方各府州,通计二十二处。参见“织染局”。
唐武德七年(624)置。寻废。贞观七年(633)复置。因浔江为名。治桂平县(今广西桂平市西。宋移今市)。十二年省入龚州。长寿元年(692)复置。辖境相当今桂平市北部地,属岭南道。宋属广南西路,扩大至今
东汉陈留长垣(今河南长垣东北)人,字季英。初举孝廉,迁胶东侯相、齐相。施政重教化,所在有治绩。大将军梁冀表为长史。因斥责马融为梁冀起草奏文诬陷太尉李固,与冀相忤,出为河间相。自请免归,以教授为生。年九
东汉、三国时称今台湾为夷洲。《后汉书·东夷传》有“夷洲”。《三国志·吴志·孙权传》:将军卫温、诸葛直浮海求夷洲及亶洲,“但得夷洲数千人还”。隋时改称“流求”。
德国为修筑、经营胶济铁路而强迫清政府订立的约章。光绪二十六年二月二十一日(1900.3.21),由清山东巡抚袁世凯与德方代表锡乐巴(Heinrich Hildebrandt,1854—1924)签于青
官名。明建文时,增设资德院为太子官署,置为资德院主官,一人。成祖即位废。
官名。南齐置,郁林王文安太后三卿之一,掌宣德宫供御事务,职比少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