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历史知识>益都县

益都县

西汉武帝元朔二年(前127)封菑川懿王子刘胡为益都侯。治今山东寿光市北。属北海郡。宣帝五凤中并入益县。三国魏于今寿光市南复置。属齐国。西晋因之,北齐时移县治于东阳城,为青州、齐郡治,即今青州市。隋为北海郡治。唐宋为青州治。金元为益都府、路治,明清为青州府治。1986年改为青州市。

猜你喜欢

  • 杜知仁

    1160—1220南宋黄岩(今浙江台州)人,字仁仲,号方山。少年刻意诗文。后认为辞章不足为学,遂攻六经,考论理学意旨。推崇朱熹之学,谓:“道在是也,穷理求仁,吾知所止。”有诗文十五卷。

  • 昭穆

    古代礼制中宗庙的排列次序《周礼·春官·小宗伯》:“辨庙祧之昭穆。”郑玄注:“自始祖之后,父曰昭,子曰穆。”即始祖居中,以下子孙分别排列左、右,左昭右穆。始祖之子为昭,始祖之孙为穆,始祖孙之子又为昭,始

  • 矾引

    官府发给商人运销矾的专买凭证。由榷货务发放,商人持引赴矾场取货运销。南宋时,大引买矾一百斤,输引钱十二贯,另纳头子钱、市利钱、雇人工墨钱二百七十六文;每引加买二十斤,不纳头子等钱。中引买矾五十斤,小引

  • 野狐颿

    器名。俗称头巾顶。为张挂于大樯顶端的小帆。用于招风,无风时使用。《宣和奉使高丽图经·客舟》:“大樯之巅,更加小帆十幅,谓之野狐颿,风息则用之。”

  • 学制调查局

    官署名。清末学部所属之机构。光绪三十二年(1906)时设,负责研究各国学制以资考镜,预备随时改良章程。局长由学部奏派,其局员由视学官内派充。又别设译官数人,以任翻译。

  • 刑律草案

    法律名。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由修订法律大臣沈家本等制定。分总则与分则两编。第一编总则,为全编纲领,下分十七章八十七条。规定刑法之效力、犯罪与量刑及各种处理原则,诠释刑律中用语之意义、规定其范围之

  • 且兰国

    古国名。在今贵州都匀、福泉、黄平、贵定等市、县一带。战国楚顷襄王遣庄��入滇,攻克其地。 西汉元鼎六年(前111)伐南越,发南夷兵,且兰君恐远行,旁国虏其老弱,乃反,杀汉使

  • 密学

    枢密院直学士之简称。

  • 邓芝

    ?—251三国时义阳新野(今属河南)人,字伯苗。东汉末入蜀,未受知遇。刘备定益州,擢为郫县令,迁广汉太守,有治绩,入为尚书。后主即位初,奉命使吴,重申盟好,向孙权说以利害,权乃绝魏,自后两国聘使往来以

  • 鸭渌府

    渤海国置,建号西京。治神州(今吉林白山市鸭绿江南岸长城里,一说即今白山市)。辖境相当今鸭绿江中上游地区,西界止于今宽甸南蒲石河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