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历史知识>瑶老制

瑶老制

旧时瑶族地区的一种社会组织形式。带有原始民主性质。每一村寨自生产、祭祀、调解纠纷至指挥对外械斗,均由全村推选年长有经验的老人分工执掌。此制以广东连南八排瑶村较典型。所选瑶老有天长公(村长)、头目公(天长公副手)、先生公(巫师)、掌庙公、烧香公、放水公(掌农田水利及人畜用水)等名目。此制随历史发展,性质有所变化,通常被统治阶级利用为压迫瑶民的工具。

猜你喜欢

  • 高元

    ?—618隋时高丽王。即婴阳王。公元590—618年在位。高汤子。文帝拜为辽东郡公。开皇十八年(598),率靺鞨万余骑攻辽西,隋将韦冲击走之。文帝遣汉王杨谅总水陆军击之,他遣使谢罪。炀帝继位,召入朝,

  • 北院枢密使

    官名。辽北枢密院长官,总领契丹及其他部族军民之政。始置于大同元年(947)。任职者多为勋戚大臣,以契丹人为主,亦间用汉人。

  • 课程

    泛指按税率交纳的赋税。《金史·孙铎传》:“铎上言:‘民间钞多,宜收敛。院务课程及诸窠名钱须要全收交钞。’”元代课程一般指盐、茶、酒等各种额外课,有时也泛指包括科差、税粮在内的一切赋税。

  • 宇文士及

    ?—642唐初代郡武川(今内蒙古武川西)人,后徙居雍州长安(今陕西西安),字仁人。宇文述子,宇文化及弟。娶隋炀帝女南阳公主。大业中,为尚辇奉御。从炀帝至江都。化及杀炀帝,署为内史令。化及败,归唐。妹为

  • 张华

    232—300西晋范阳方城(今河北固安西南)人,字茂先。少孤贫,学识优博。著《鹪鹩赋》,声名始著。司马昭时官至中书郎。晋初,拜黄门侍郎,封关内侯,迁中书令。力排众议,定灭吴计。及举兵,为度支尚书,供应

  • 瞎毡

    吐蕃唃廝啰长子。母为宗哥族首领立遵女,汉姓李氏。唃廝啰与立遵不协,立遵死,李氏被出为尼,居廓州(今青海化隆西)。他与弟磨毡角窃载其母,投奔宗哥族。居龛谷(今甘肃榆中),纳贡于宋,被授为澄州团练使。

  • 别乞

    蒙古萨蛮(巫师)首领称号。蒙古习俗,别乞着白衣,乘白马(蒙古崇尚白色),聚会时位于众人之上,备受尊敬。有些部落首领本身即是别乞,如斡亦刺部长忽都合,称别乞,作战时作酢答巫术,声称能呼唤风雨制敌。

  • 补买马钱

    金杂税。金代女真军中马死,由村民均钱补买。

  • 清议

    指由古代乡里、学校对官吏的批评发展而形成的社会舆论。春秋晚期,“郑人游于乡校,以论执政”(《左传·襄公三十一年》)。东汉末,强宗豪族及官吏、名士、太学生,以风谣和品题的形式,奖褒同类,攻讦宦官,讥议时

  • 政事堂

    官署名。唐代宰相“共议国政”之所,即中央政府最高议政决策机构。直接对皇帝负责,承受皇帝旨意,提供决策,颁发诏令。唐初,为真宰相——三省长官“共议国政”之所,非三省长官不得入。后以他官加“参知政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