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宰
唐怀州温县(今属河南)人,初名晏宰。武宁节度使王智兴子。元和时,为先锋将从父讨李师道,后隶神策军。甘露之变中立功,为光州刺史,累擢邠宁节度使。会昌三年(843),徙镇忠武,率兵出磁州讨昭义节度使刘稹,进破天井关,逼泽州。昭义部将杀稹来降,以功徙镇河东。宣宗初,结交权幸,求兼使相不果,改镇河阳。后以太子少傅分司东都。
唐怀州温县(今属河南)人,初名晏宰。武宁节度使王智兴子。元和时,为先锋将从父讨李师道,后隶神策军。甘露之变中立功,为光州刺史,累擢邠宁节度使。会昌三年(843),徙镇忠武,率兵出磁州讨昭义节度使刘稹,进破天井关,逼泽州。昭义部将杀稹来降,以功徙镇河东。宣宗初,结交权幸,求兼使相不果,改镇河阳。后以太子少傅分司东都。
?—691唐观州蓨县(今河北景县)人。李纲孙。官右卫将军。武则天改唐为周,王公百官皆上表劝进,他独拒之。及下制狱,来俊臣诘其反状。对曰:“以我唐家老臣,须杀即杀! 若问谋反,实无可对。”为来俊臣所杀。
即“有穷后羿”。
内官名。皇帝嫔妃。西汉元帝始置,位视宰相,仅次皇后,爵比诸侯王。东汉唯皇后行册封礼时权置。东汉末曹操置为内官第二等。三国魏沿置,位淑媛下,爵比县侯。十六国后赵置一人,位比上公;北燕、后燕亦置。南朝宋孝
官名。明清时提刑按察使司属官。朱元璋吴元年(1367)始置,为按察使司正官,正五品。洪武十三年(1380)革,次年复置,分领提学、驿传、清军、分巡、兵备等道。各省因事而置,无定员。清初沿置,为道员兼衔
书名。明采九德撰。四卷。初成书于嘉靖三十七年(1558),附录成于三十八年。作者事迹不详。然所述均其亲闻目睹。起自三十二年,迄于三十五年,附录自三十六年至三十八年。记事详细,甚至逐日而记。正文记徐海之
1885—1954广东大埔人,原名澄生,字海滨。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加入中和堂及同盟会。后进广东政法学堂。尝与朱执信等策划举事,并在广州办《可报》鼓吹革命排满。宣统三年(1911)参加黄花岗起义
即“侍郎右选”。
1520—1577明江西宜黄人,字子理,号二华。嘉靖进士。历官台州知府、右佥都御史巡抚福建。屡挫倭寇,东海边防得以安宁。隆庆元年(1567),以抗倭功,进兵部左侍郎兼右佥都御史,总督蓟辽、保定军务。荐
即“卢眉娘”。
十六国时前秦苻坚谋大举攻东晋,下书征发诸州兵马。每十丁遣一兵,凡门在灼然,被征调者,称崇文义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