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仁堪
清福建闽县(今福州)人,字可庄。光绪进士。授翰林院修撰。光绪六年(1880)提督山西学政。十三年命在上书房行走。次年上疏痛陈列强侵凌之势,历数各地水旱蝗灾,请朝廷励精图治,整顿纪纲,赈恤灾民,停罢颐和园工程。十五年充会典馆绘图处帮总纂官,次年改任总纂官。十七年出任镇江知府,办理丹阳教案,提出明订涉外例律,杜绝使臣要挟。十九年调苏州知府。
清福建闽县(今福州)人,字可庄。光绪进士。授翰林院修撰。光绪六年(1880)提督山西学政。十三年命在上书房行走。次年上疏痛陈列强侵凌之势,历数各地水旱蝗灾,请朝廷励精图治,整顿纪纲,赈恤灾民,停罢颐和园工程。十五年充会典馆绘图处帮总纂官,次年改任总纂官。十七年出任镇江知府,办理丹阳教案,提出明订涉外例律,杜绝使臣要挟。十九年调苏州知府。
亦作常征。战国时通行的田税标准。通常为单位面积产量的十分之一。如《墨子·辞过》云:“以其常正,收其租税。”参见“什一之税”。
清太宗年号(1627—1636)。凡十年。
983—1056辽后族。审密部拔里氏。字伯仁,契丹名脱古思,汉名萧贯宁,又作萧管宁。萧排押之子,世为国舅。女观音为道宗宣懿后。历仕圣宗、兴宗两朝。累迁西北路招讨使。太平六年(1026),领兵攻甘州(今
1332—1400明凤阳寿州(今安徽寿县)人。元末为扬州万户。投朱元璋于濠州,自铁甲长擢千户。洪武中积功至北平都指挥使。建文初擢都督佥事,镇大宁。“靖难”之役初降燕王。建文二年(1400)白沟河之战为
夏太康失位,有穷后羿取代夏政,后羿又为寒浞所杀。夏后相迁于帝丘(今河南濮阳西南),为寒浞子浇所杀。当时相之后缗有孕,逃归母家有仍氏(今山东济宁南),生少康。寒浞又欲追杀,少康逃归有虞氏(今河南虞城西南
见“陈刚中诗集”。
书名。近人梁启超撰。凡《中国之旧史》、《史学之界说》、《历史与人种之关系》、《论正统》、《论书法》、《论纪年》六节。批判中国封建史学有六弊:一、知有朝廷不知有国家;二、知有个人不知有群体;三、知有陈迹
书名。元赵孟頫撰。十卷,外集一卷。孟頫号松雪翁,居室名松雪斋,因以名集。子赵雍编集,顺帝至元五年(1339)刊于花溪沈氏家塾。有《四部丛刊》本。
散官名。隋大业三年(607)始置,正四品。唐沿置,为正四品上文散官。宋初沿唐制,太平兴国初改正奉大夫。元丰三年(1080)置为新寄禄官,取代旧寄禄官六部侍郎,从三品。元祐三年(1088)分为左、右二阶
?—前559一称公子贞。春秋时楚国人。楚共王二十三年(前568),任令尹。西联秦,攻郑、宋,与晋争霸。楚共王去世前,因鄢陵之战败于晋,遗言以“灵”或“厉”为谥。他因共王有功于楚,且知错,终以“共”为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