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仙客
唐泾州鹑觚(今甘肃灵台)人。初为县小吏,累迁河西节度判官,后代萧嵩为节度使。清勤不倦,仓库积实,器械精锐。开元二十四年(736),任工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知门下省事。既居相位,独善其身,与时沉浮,百司有所咨决,不敢可否,但曰“依令式”。宦官高力士因称其为胥吏,非宰相之器。又封豳国公,进侍中,兼兵部尚书,与李林甫对掌文武选事。
唐泾州鹑觚(今甘肃灵台)人。初为县小吏,累迁河西节度判官,后代萧嵩为节度使。清勤不倦,仓库积实,器械精锐。开元二十四年(736),任工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知门下省事。既居相位,独善其身,与时沉浮,百司有所咨决,不敢可否,但曰“依令式”。宦官高力士因称其为胥吏,非宰相之器。又封豳国公,进侍中,兼兵部尚书,与李林甫对掌文武选事。
蒙古语,意为渔人。指蒙、元时期宫廷、投下捕鱼人户及掌管渔务官员。
官名。五代始置。北宋开宝九年(976)分置南、北使,属西班诸司使,多不领本职,仅为武臣迁转之阶。咸平元年(998),定为同六品。熙宁三年(1070),改东、西作坊使。元丰改制,改正七品。政和二年(11
清雍正十三年(1735)升泰安直隶州为府,治泰安县(今泰安市)。辖境相当今山东泰安地区(宁阳县除外)和聊城地区的东阿县地。1913年废。
即今安徽当涂县东北丹阳镇。两汉丹阳郡治宛陵县(今安徽宣州市),而此为丹阳县,故有此名。《三国志·吴志·吕范传》:从孙策东渡,“下小丹杨(阳)”,即此。
官名。东汉末置,十六国后秦、后凉、西秦、北凉及北魏皆置。北魏太和十七年(493)职员令未载,二十三年复次职令,定为四品。
学校名。清光绪十九年(1893)由天主教会创办于上海,专对圣母院所收养的哑巴孤儿施以教育。后又招收土山湾孤儿院的哑巴儿童及外教人士的聋儿哑女作为学生。担任教习的马尔塞姆姆来校前,曾在巴黎学习训导哑人的
?—1797清人。撒拉族。下六工土千户韩大用之孙。乾隆二十八年(1763)袭职。四十六年,率兵在兰州攻打苏四十三起义队伍,赏四品顶戴花翎。嘉庆二年(1797),与其弟光泽率兵赴汉南镇压白莲教起义,病死
①隋开皇十九年(599)改奉化县为普宁县。治今广西容县。属藤州。大业属永平郡。唐属容州。元和中为容州治。明洪武十年(1377)省入容州。②明万历十年(1582)改普安县置。治今广东普宁县北。属潮州府。
即“辽太祖”。
女官名。唐置,为司记之佐,协掌宫内诸司簿书,出入录目,加印,然后授行。参见“二十四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