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6—1926江苏无锡人,字兰舫。清同治十一年(1872)赴沪,在铁行学徒。曾充怡和洋行和上海电车公司买办。光绪十一年(1885)左右,创办源昌号,经营煤铁五金商业。后又经营新加坡、上海、日本之间
官名。春秋时鲁国置。君主近侍大臣。《左传·襄公二十三年》:“季氏以公鉏为马正”,“(公鉏)又出为公左宰”。
中国同盟会纲领的简称,孙中山革命思想的精髓。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同盟会成立时,通过以孙中山提出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十六字为纲领。后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概括为民族、民权
唐代南诏地名。在今云南洱源东部。《蛮书》卷五:“邆川城,……东北有史郎川。”
汉代没有政治地位的寒族单家。王充《论衡·自纪》:“充细族孤门。”
外商企业。1887年在日本大阪设立总公司。从清宣统三年(1911)起,陆续在中国上海、青岛、金州(今辽宁大连)等地设立棉纺织厂。
?—37新莽末巨鹿宋子(今河北赵县东北)人,字伯山。家世巨鹿大姓。曾任纳言士。新莽败,投奔更始部将李轶,任骑都尉,安集赵、魏。及刘秀镇抚河北,率宗族宾客二千余人归附,任前将军,封耿乡侯。先后从刘秀诛灭
战国时齐国人,一称田仲,名子终,号於陵子仲。以廉洁闻名于世。《孟子·滕文公下》谓其出生于齐国世卿大夫之家,其兄食禄万钟。以兄之禄“不义”而不食,以兄之室“不义”而不居,避居於陵(今山东邹平东南),为人
官署名。元代军事机构。至元二十六年(1289),以皇太孙铁穆耳俘虏叛王哈丹等辽左诸部人置,统领钦察、乃蛮、捏古思、那牙勤等四千余户,镇守其地。天历二年(1329),隶大都督府。至顺二年(1331),改
官名。晋置,为*五部督之一。属二卫,统宿卫军中特选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