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9—182东汉任城樊(今山东兖州)人,字邵公。太傅陈蕃征其参与政事。蕃败,以“党人”遭禁锢。党禁解,任司徒、议郎、谏议大夫等职。精研《六经》,又善历算。精于今文诸经,发挥《公羊春秋》之“微言大义”
1631—1692明末清初陕西富平人,字天生,一字子德,别号中南山人,又号荆东山人。明季诸生。曾与顾炎武、李颙等交游。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纂修《明史》。旋以母老告归,讲学于
183—243三国时汝南固始(今安徽临泉)人,字伟则。少避乱江东,为孙策门下吏,与孙权共读书。及权统事,与是仪等典军国密事。刘备将攻吴,奉权命自诸县征得六千人,立解烦两部,领右部督。吴将晋宗叛归魏,权
官名。清代内务府营造司之属官。乾隆二十四年(1759)改催总设,同八品衔。掌理铁作制造铁器及管理匠役之事,并兼掌漆作。
即“柔然”。
官名。东晋、南朝建康台城六门之外,各有草市,置尉司察草市之事,称草市尉。
罪名。控告人罪而故意增加赃数。《睡虎地秦墓竹简·法律答问》:“甲盗羊,乙知,即端告曰甲盗牛,问乙为诬人? 且为告不审? 当为告盗加赃。”
即“乌思藏”。
阶官名。北宋政和二年(1112)改军器库副使置,为医官阶官,从七品。金代置为正八品下太医官。元代正七品,为太医散官。
清嘉庆三年(1798)改普安州州判所驻黄草坝地置,隶兴义府。即今贵州兴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