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历史知识>沂海

沂海

唐方镇名。元和十四年(819)置沂海观察使,又称兖海观察使,治沂州(治今山东临沂市),领沂、海、兖、密四州。次年升为节度使。徙治兖州(治今山东兖州市)。咸通中曾领有徐州。乾符三年(876,一作乾宁四年,897)号泰宁军节度使。五代周广顺二年(952)废。

猜你喜欢

  • 乞都军山

    即“於都斤山”。

  • 幽州

    ①古九州之一。《周礼·夏官·职方氏》:“东北曰幽州。其山镇曰医无闾,其泽薮曰貕养,其川河泲,其浸菑时。”《尔雅·释地》:“燕曰幽州。”郭璞注:“自易水至北狄。”医无闾即今辽宁境内医巫闾山。貕养泽故址在

  • 通天台

    汉代台名。亦称候神台、望仙台。武帝元封二年(前109)修作。《汉书·武帝纪》:元封二年夏四月“作甘泉通天台”,即此。颜师古注:“通天台者,言此台高,上通于天也。《汉旧仪》云高三十丈,望见长安城。”武帝

  • 张弘范

    范(範)(1238—1280) 元易州定兴(今属河北)人,字仲畴。张柔第九子。中统三年(1262),任行军总管,从征李璮。世祖罢世侯子弟兵权,被免军职。至元元年(1264),为顺天路管民总管。次年,移

  • 大行台尚书

    官名。北魏、东魏、西魏、唐置。属大行台。如分曹治事,则冠以曹名,如大行台吏部尚书、大行台度支尚书等。唐初设陕东道大行台尚书省,置兵部、民部、工部尚书各一人,正四品。武德八年(625),废陕东道大行台尚

  • 半刺

    宋代通判之别称。

  • 古代盛食器,与簋同类。一般以青铜铸成。用以盛放稻、粱、黍、稷等食物。器呈椭角方形,深腹,敛口,圈足,有两附耳,下接圈足,亦有作兽足者,有盖,盖多有四矩形钮,可仰置。流行于西周中晚期。盨

  • ①表示调高的名词。一般调高以宫音音高为准。宫音音高一经确定,其余四声或六声的音位也随之而定。宫音在黄钟律时,随宫音而定的一系列音构成某种“调高”位置的总和,称为“黄钟均”。宫、均、调三词,在调高意义下

  • 上都故城

    元上都城址。俗称商都城,蒙古语称“昭乃门苏木”(意为百八庙)。在今内蒙古正蓝旗东、上都河北岸五一牧场。古城内宫殿、楼阁、庙宇等遗址星罗棋布。城分内外三重,中为内城,又名皇城。皇城外为外城,外城西、北两

  • 广西昭忠录

    书名。清苏凤文撰。八卷。为太平天国战争中,广西省内清朝官吏、兵勇、团丁、地方绅民之被杀和自尽者的姓名录。书成于同治九年(1870),苏氏时为广西巡抚,旨在表彰“忠节”。所列人员事迹中关于太平军在广西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