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浙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种文化。因1959年在浙江嘉兴马家浜首先发现而得名。其年代约与中原仰韶文化同时。主要分布在浙江北部、江苏南部和上海市,重要遗址有马家浜、青浦崧泽、常州圩墩、吴兴(今湖州)邱城
官署名。(1)“行用交钞库”的简称,又作交钞库。元代掌钞币兑换的机构。中统元年(1260)始于中都置,秩从七品。诸路及部分府、州亦置。至元二十四年(1287),改置大都光熙、文明、顺承三库。二十六年,
唐羁縻州。武德八年(625)改恭州置。治朱提(今昭通市)。辖境相当今云南昭通市、鲁甸县一带。属戎州都督府。天宝中地入南诏,徙置于今四川宜宾县安边镇西南,唐末废。
?—1881清安徽休宁人。咸丰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咸丰八年(1858)命在南书房行走。同治元年(1862)充署日讲起居注官并充实录馆总纂,累迁至刑部左侍郎。光绪元年(1875)充考试阅卷大臣。次年
书名。一名《庚子日记》,又名《高枏日记》。清末高枏撰。四卷(一作八卷)。高氏字城南。光绪进士。历任刑、兵、工三科给事中。义和团运动时期,高氏在京,笔记闻见成此书。于北京义和团活动、慈禧太后西逃、八国联
地名。在今河南濮阳县西南。黄河重要渡口。五代梁末帝贞明五年(919),王瓒、王彦章等率大军击晋,“营于杨村,造浮梁以通津路”,即此。
官名。明清道员之一。明景泰七年(1456)设,由广西按察司之分巡道兼管所属盐课司。其后山西、山东、浙江、福建、云南及延绥、固原等处,或由分巡道、兵备道兼管盐法,或专设道员管理盐法。清沿设。凡不设盐运使
古代道德范畴。本指亲亲、爱人。《说文》:“仁,亲也。从人二。”源出《周书·金滕》“予仁若考”,认为顺于亲为仁,故有时“仁亲”连称。春秋时期,孔子提出“克己复礼为仁”(《论语·颜渊》),即以恢复周礼为仁
战国时秦民更改户籍的法律用语。自商鞅变法后,秦政府规定民不得擅徙。若经申报官府获准徙居时,要到地方主管部门备案,谓之更籍。《睡虎地秦墓竹简·法律答问》:“甲徙居,徙数谒吏,吏环,弗为更籍。”
十六国时河西鲜卑部落。居显美(今甘肃武威西)。附于南凉。南凉嘉平三年(410)沮渠蒙逊围南凉姑臧,其部遂降北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