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宜儿
辽香河(今属河北)人。兴宗重熙十三年(1044)以“左道”聚众反,被镇压。
辽香河(今属河北)人。兴宗重熙十三年(1044)以“左道”聚众反,被镇压。
官名。明清顺天府之属官。掌府事。明永乐十年(1412)设,一人,正四品。为府尹之佐贰,兼领学校。清顺治元年(1644)沿设,汉官一人,亦为正四品。兼提督学政衔,乾隆五十八年(1793)停兼衔。另设学政
1821—1893清江西永新人,字筠圃。同治进士。改吏部主事。光绪初充校《穆宗实录》,后告假回乡。主讲友教、经训、鹭洲、章山、秀水、联珠、莲洲各书院。说经综贯汉宋之间。著有《周易绎说》、《明会要》、《
1797—1858清河南鹿邑人,字仲升,又字靖侯。嘉庆进士。历任御史、知府、按察使、布政使等职。道光二十六年(1846)升广东巡抚。二十八年擢两广总督兼通商大臣。二十九年,借广州城乡社学群众声势,迫使
三国吴置。治今江西上饶市西北。属鄱阳郡。其后废置不常。唐乾元元年(758)复置。明洪武三年(1370)移治今上饶市。自唐至清先后为信州、信州路、广信府治。1950年以城区置上饶市,1960年撤销上饶县
官署名。元代置,简称总制院。掌全国释教,兼治吐蕃事务,设于世祖至元元年(1264),以国师八思巴领之。二十五年,改为宣政院。
①(?—520)北魏宗室。字真兴。中山王元英子。延昌二年(513)袭爵,累迁光禄勋,后授相州刺史,为将常斩杀无辜,以增首级。与清河王元怿交好。及侍中元叉矫诏杀怿,乃于正光元年(520),以讨元叉等为名
明朝廷对瓦剌首领太平的封号。正一品勋阶。太平死,子捏烈忽袭封。正统时为脱欢所灭。
巖)寿(1031—1077辽乙室已部人。道宗时,皇太后引用。历文班太保、同知枢密院事。咸雍四年(1068),从耶律仁先攻阻卜。十年,攻敌烈部,为敌烈部节度使。大康元年(1075),同知南院宣徽使事,迁
西魏废帝二年(553)平蜀,三年改青州置,“因峨眉山为名”(《元和郡县志》)。治齐通县(隋改通义县,宋改眉山县。今眉山县)。大业初废。唐武德二年(619)复置。天宝元年(742)改为通义郡,乾元元年(
官署名。(1)东汉尚书台始置,称吏曹或吏部曹,后改名选部,专掌官吏任免考课。三国魏改名吏部,掌文职官吏任免考选,兼典法制,隶尚书台(省),以尚书为长官,或说领吏部、考功、定课、比部等郎曹。两晋沿置,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