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谷土司
指明永乐五年(1407)所置之杂谷安抚司。治今四川理县杂谷脑镇。清乾隆十七年(1752)改厅。
指明永乐五年(1407)所置之杂谷安抚司。治今四川理县杂谷脑镇。清乾隆十七年(1752)改厅。
历(曆)又名《长历》。书名。三国吴太常卿徐整著。《玉函山房辑佚书》中辑为一卷。记述日月恒星的视径大小,并将恒星分为大中小三等。又称日径千里,月径千里,大星径百里,中星径五十里,小星径三十里,北斗七星间
1119—1193宋漳州龙溪(今福建漳州)人,字几圣。绍兴进士。历知莆田、福清县,兴修水利,注重民政。历国子丞、江东提举、监察御史,遇事尽言,无所阿挠。淳熙十年(1183)为国子祭酒,请讲明理学,使士
①宋高宗陵名“永思陵”,宋人也以“思陵”称高宗。②明思宗陵墓。参见“十三陵”。
十六国时人。鲜卑族。南凉秃发利鹿孤时任安国将军。曾建议处汉人于城郭,事农桑以供军国,帅鲜卑人习战射专事武备,避强击弱,迁徙不常。为利鹿孤采纳。
文书名称。奏折的别称。
春秋时族名。赤狄的一支,系潞氏之余。居今山西屯留东南。公元前593年为晋所灭。参见“潞氏”。
官名。周代置。掌小祭祀祝事。《周礼·春官》太祝属官有小祝,“掌小祭祀,将事侯禳祷祠之祝号,以祈福祥,顺丰年,逆时雨,宁风旱,弭灾兵,远辠疾。大祭祀,逆盛,送逆尸,沃尸盥,赞隋,赞彻,赞
1826—1856清广西桂平人,祖籍广东,原名志正,又名正。一说壮族。地主出身,稍知文义。道光二十八年(1848)加入拜上帝会,后献家产,参加金田起义,任后护又副军师,领右军主将。太平军克永安(今蒙山
明置宁夏河西道副使。清为宁夏道,辖宁夏一府。1913年因与宁夏县名同,改为朔方道,1928年废。
?—1653明末清初人,别名黄膘李三。京师巨奸。与潘文学等盘据都下多年,勾结官府,豢养暴徒,包揽词讼,自立规则抽税,南城店铺均纳常例钱,以求保护。官民畏惧,不敢举发。顺治九年(1652)被捕,参与审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