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衣库
官署名。北宋置,掌收受锦衣、杂帛衣服及礼仪所需衣物。设监官二人,以三班使臣及内侍充任;监门官二人,以三班使臣充任。咸平四年(1001),以受纳衣服库并入,始兼掌诸司丁匠及诸军所需衣服。熙宁四年(1071)废,其所存官物拨归仪鸾司等处。
官署名。北宋置,掌收受锦衣、杂帛衣服及礼仪所需衣物。设监官二人,以三班使臣及内侍充任;监门官二人,以三班使臣充任。咸平四年(1001),以受纳衣服库并入,始兼掌诸司丁匠及诸军所需衣服。熙宁四年(1071)废,其所存官物拨归仪鸾司等处。
官名。汉代太仆所统车府令副贰官,置一人。三国为九品。东晋、南朝皆置,隶尚书省驾部,梁、陈为车府署次官,隋代置二员,从九品下,唐代置一人,正九品下;宋代存其名而不除授。
见“扜弥”。
书名。清吴林撰。林字息园,江苏长洲(今苏州)人。一卷。于康熙二十二年(1683)成书。篇首列载《姑苏志》、《阳山旧志》、《本草纲目》等有关吴中菌类的历史资料。次则按生长季节、土壤质地和性味分为上、中、
明代皇帝传旨所授之官。始于宪宗即位之初,命中官传旨,用二人为文思院副使。自后相继不绝,有一次传旨授官至百十人者。因以传奉圣旨授官,故名。
本广州方言,用以称结伙行乞的外省流民。孙中山青年时代常与陈少白、尢列、杨鹤龄等聚谈反满,倡言无忌,被时人谑称“四大寇”。
1234—1282伊利汗国第二代汗。旭烈兀长子。初受封领呼罗珊、祃拶答而两州。1265年继承汗位,后五年元世祖忽必烈遣使册封为伊朗国主。1266年,统兵抵御钦察汗别儿哥的进攻,并筑长城于库拉河北以捍卫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置。天官府太府中大夫属官,掌右府库中所藏器物。正三命。下设右府中士以佐其职。北周沿置。隋开皇元年(581)罢。
书名。隋姚最撰。十卷。记事起自梁武帝太清三年(549)侯景之乱,迄于何时不详。是一种权记当时,不终一代的“偏记”。已佚。
清内务府正白旗人,字建候。光绪间任雅州府知府。光绪三十一年(1905)以都统衔派为驻藏帮办大臣。次年继有泰升任驻藏办事大臣。时值英军侵藏后,达赖十三世出走内地,遂编练新军,兴办学堂,开设白话报馆及汉、
又译失乞忽都忽、胡土虎。蒙古塔塔儿部人。幼为父母所弃,被铁木真拾得,铁木真母月仑收为第六子。及长,随铁木真攻灭诸部。蒙古建国,封千户那颜,大断事官。后从太祖西征。元太祖十七年(1222),与花剌子模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