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都儿
即“伯思哈儿”。
即“伯思哈儿”。
1878—1951贵州人,字少璜,一作绍璜。清光绪三十年(1904)在贵阳创办乐群学堂。因带头剪辫被革去秀才。赴日本,加入同盟会,被派任贵州主盟人,介绍自治学社集体加入同盟会。贵州光复后,任军政府枢密
书名。明何心隐著。参见“爨桐集”。
官名。简称司辰。唐代秘书省司天台置,十五员,正九品,与挈壶正等皆掌知漏刻时辰,乾元元年(758)由司辰改名。辽南面官,袭唐制为司天监官员,与五官挈壶正同掌漏刻,报时辰。
官名。北魏初置,为皇帝左右侍臣,无固定职掌,多选用胡人亲贵子弟,亦用善书写及通北人语言的汉人充任。
官署名。(1)亦简称都尉。金末置,直属枢密院,设于正大年间,原为总领司,后更名。长官为都尉,秩正四品,以曾秉帅权者充任,不受地方帅府行院统辖。天兴元年(1232)设都尉司多达十四个(一说十三个)。每司
978—1032北宋临安(今浙江杭州)人,字岩夫。吴越王钱俶子。历诸卫将军、恩州刺史,改东染院使,真拜封州刺史。其后知绛州,又迁永州团练使,改知成德军。仁宗即位,加检校司空。喜宾客,丰宴犒,家无余貲,
官名。宋初有马步军都部署,后避英宗赵曙名讳改称,以诸路帅臣兼领,掌总治诸路军旅屯戍、营防守御之政令。南宋高宗建炎元年(1127),于沿黄、淮及长江要郡帅府置,以文臣充任,带安抚使衔。绍兴五年(1135
即察举孝廉的郡守、国相。汉时郡国举孝廉,皆由郡守、国相察举,当时谓之举将。《后汉书·胡广传》李贤注引《续汉书》曰:“故事,孝廉高第,三公尚书辄优之,特劳来其举将。”又《三国志·吴志·诸葛慬传》:“吴郡
句一作鉤。春秋末卫国人,字子疆,一作子界。孔子学生。
战国时宋国国君。公元前369—前329年在位。名剔成(或作剔成肝)。宋辟公之子。为其弟偃攻袭而奔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