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历史知识>执珪

执珪

亦作上执珪。“珪”或写作“”。爵位名。本指西周时持珪聘问邻国国君的臣僚。春秋战国时为楚国最高爵位。《吕氏春秋·异宝》:“荆国之法,得五(伍)员者,爵执珪,禄万担,金千镒。”《战国策·东周策》,记赵累谓周君曰:“君谓景翠曰:‘公爵为执圭,官为柱国,战而胜,则无以加焉。’”秦汉之际刘邦反秦时沿之。

猜你喜欢

  • 职田

    又作职分田、公田、禄田。历代依官职品级所授的田地。作为官吏俸禄补充,或以其所得供给官吏作为俸禄,官员离职时交还。其具体规定历代有所不同。如北魏太和九年(485)均田令中规定:官吏各随近给公田,刺史十五

  • 越王诸咎

    ?—前376战国时越国国君。越王翳之太子。越王翳三十六年(前376)他杀父自立为王。旋被国人所杀,在位仅三月。一说在位十三年始被杀。

  • 滩课

    清场课之一。晒盐有滩,每亩征银八九分不等,是为滩课。

  • 兖州府

    明洪武十八年(1385)升兖州置。治滋阳县(今兖州市),辖境西北至今阳谷、东阿、平阴等县,东南至今枣庄、郯城、临沭等市、县,西南至今菏泽、单县、曹县等市、县。清雍正二年(1724)辖境缩小,只有西北至

  • 原性

    篇名。唐韩愈撰。以人性“三品”说为性之原本,故名。认为人之性“与生俱生”,人之情“接于物而生”。性乃仁、礼、信、义、智,情乃喜、怒、哀、惧、爱、恶、欲。各分上、中、下三品。性之上者善,中者可导而为善为

  • 精奇尼哈番

    爵名。清初九等世爵之第四等。乾隆元年(1736)定汉文名为“子”。分四等,叙正一品,不加美名。

  • 银章青绶

    银质的印章并系以青色的绶带。其印文作“某官之章”,标志一定官阶,规格在金印紫绶下。汉代亦称银印青绶,规定吏二千石以上者佩用。西晋后称印文为“某官之章”者为银章,一般不与银印混称。

  • 漕运水程图格

    明代漕运行程登记表格。始定于正德五年(1510),漕运衙门将水程所需天数列为图格,交漕帮官员收掌,将每天行止地方填注一格,同原给帮票,送部查究。运粮完毕,送漕运衙门查缴。无故违误者,住俸问罪。

  • 石琚

    1111—1182金定州(今属河北)人,字子美。工词章。天眷进士。累官至左谏议大夫,迁吏部侍郎。在吏部十年,典选举及铨选法。大定二年(1162),上疏世宗,建言“正纪纲,明赏罚,近忠直,远邪佞,省不急

  • 神册

    辽太祖年号(916—922)。凡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