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部四科
明代户部各清吏司下属机构民、度支、金、仓四科之统称。洪武十三年(1380)曾于户部下置总部、度支部、金部、仓部,后改总部为民部。二十三年改依各省置十二属部,始于各属部下分置四科。二十九年改属部为清吏司,仍置。建文中改置户部四司,不设四科。成祖即位,复旧制。
明代户部各清吏司下属机构民、度支、金、仓四科之统称。洪武十三年(1380)曾于户部下置总部、度支部、金部、仓部,后改总部为民部。二十三年改依各省置十二属部,始于各属部下分置四科。二十九年改属部为清吏司,仍置。建文中改置户部四司,不设四科。成祖即位,复旧制。
①在今河南洛阳市龙门山东。唐时白居易曾在此筑石楼,自号香山居士。②今北京市西郊,西山诸岭之一。主峰鬼见愁,形势峻拔。名胜古迹有碧云寺、静宜园、双清别墅、香山寺、朝阳洞等。园林清幽,景色宜人,为京郊游览
获(獲)《说文》作,《水经》作猚、《汉书·地理志》、《水经注》作“获”。孙星衍、杨守敬均以“猚”为本字。《汉书·地理志》梁国杼秋县:“獲水,首受甾獲渠,东北至彭城入泗,过郡五,行五百五
官名。简称同平章事。唐初以尚书令(或仆射)、中书令、侍中为正宰相,太宗或以他官加此名义行宰相事。贞观八年(634)诏李靖三两日一至中书门下平章政事,始有“平章事”之名。永淳元年(682)以黄门侍郎郭待
唐杭州(今属浙江)人,迁居洛阳(今属河南)。天宝五载(746),李林甫引与吉温共掌刑狱,自御史台主簿迁至殿中侍御史。排斥异己,罗织罪名,制造冤狱。曾受命审理左相李适之、刑部尚书韦坚等案,极为苛刻,与酷
即“养廉钱”。
官场用语。宋代选人在迪功郎至承直郎七阶中逐阶升迁,称选调。因难出常调,又称选海。
宋代指文契的草本。又称小契。宋制,凡人户典卖田宅,须赍草契赴官请买正契投印。而民间则往往仅凭草契领钱交易,或只请印纸粘接草契后,不印契,亦不过割税租。
官名。清初于各省按察使司设副使,分巡一定地方,掌理刑名,为分巡道。以原职官秩分别系按察使副使衔,凡由掌印给事中、知府补授之道员,即称为副使道,秩正四品。乾隆十八年(1753),废按察司副使衔,副使道之
即“南戏”。
书名。传为吐蕃墀松德赞赞普时大臣拔赛囊所撰。主要记载墀松德赞诞生、宴会认母(金城公主)、遣僧赴汉地取经、翦除反佛大臣玛祥、掌政、佛本两教辩论、兴建桑耶寺、试度七少年出家、译经、遣僧赴印度学法、汉僧大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