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5三国时吴郡乌程(今浙江湖州南)人,字孔休。初为县小吏,吴将军孙河拔为将军长史。孙权为车骑将军,召为主簿,后为昭义中郎将。嘉禾五年(236),与镇南将军吕岱率军镇压庐陵民李桓等之乱。迁太子太傅
亦称《慈恩寺圣教序》。即《大唐三藏圣教序》。唐永徽四年(653)与《大唐皇帝述三藏圣教序记》两碑同时立,置长安晋昌坊大慈恩寺西院塔底层壁间,前者于右,后者于左,两碑对立。前题太宗文皇帝制,后题皇帝于春
官名。三国魏、蜀、吴及南朝皆置。魏称郡国从事,掌督促文书、察举非法,为州之佐吏。宋置员数各随州之大小。梁称部传从事,秩一班。北齐诸州亦置,视从九品。皆州郡自辟。
德国外交文书。王光祈选译于《一八七一年到一九一四年的欧洲内阁大政》一书。一册。计收外交文件、电文六十二件,反映德国及日、美、英等国对待辛亥革命和袁世凯执政之政治态度和外交方针。1929年中华书局印行。
西汉置,为上谷郡西部都尉治。治今河北万全县。东汉建武二十五年(49)置乌桓校尉于此,三国魏初废。
书名。英人艾约瑟(Rev. Joseph Edkins,1823—1905)根据法国动物学家米尔恩-爱德华(Henri Milne-Edwards,1800—1885)原著翻译而成。原书系英国麦克米兰
春秋时晋国人。晋献公十六年(前661),献公率军征伐耿(今山西河津东南)、霍(今山西霍州西南)、魏(今山西芮城东北)三国时,为献公戎右。灭魏后,被封于魏为大夫。子孙乃以魏为氏,为晋之强族,后与赵、韩三
?—1645明山西保德人,字玉铉。万历进士。崇祯七年(1634)官至兵部右侍郎,总督陕、晋、豫、川、湖广五省军务,专事镇压农民起义。不久因中李自成车箱峡伪降计,获罪下狱,戍边。顺治二年(1645)唐王
旧时免费教育的学校。又称义塾。多由官员、地主在家乡开办,招聘名士教育本族及乡里子弟,经费主要来源于地租。义学之设,始于宋代范仲淹。时义学规模较大的有四斋,分大、小学,六岁以上入小学,十二岁以上入大学,
①官名。东汉置,属卫尉,一人,秩六百石。与左都候同主剑戟士,有丞一人,领员吏二十二人,卫士四百六十三人,徼巡皇宫。三国魏、西晋沿置。②匈奴官号。与左都候皆由匈奴贵族四姓中乔氏出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