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黄世仲”。
相传为高辛氏时八元之一。
官名。三国魏置,尚书台水部曹长官,员一人,六品。晋、南北朝沿置,亦称郎中,资深者称侍郎。晋、南朝宋皆六品,梁五班,陈四品、秩六百石,北魏六品,北齐六品上。隋初以侍郎为水部司长官,大业三年(607)复以
具有军士身份的手工业工匠。汉代有从事冶铁生产的“军卒”。宋代有从事军器制作、军服织造等项生产的“军匠”、“兵匠”。军匠随调随到,万无一失,故亦称“万全军匠”。明代军匠隶军籍,属都司卫所。洪武二十年(1
即“良霄”。
见“西域闻见录”。
儒臣向皇帝讲授经史之制度。汉成帝时,曾召郑宽中、张禹朝夕至金华殿,讲说《尚书》、《论语》。北魏孝武帝复延公卿学官于显阳殿,命儒臣讲《孝经》、《礼记》、《大戴礼》。至宋代始成定制。宋太宗曾以著作佐郎吕文
官署名。管理道教事务之机构。明洪武十五年(1382)始设于各县,掌钤束一县之道人,颁发度牒。长官为道会。清沿明制未改。
清政府与朝鲜订立的约章。光绪九年二月(1883.3)由奉天东边道陈本植与朝鲜代表鱼允中签于鸭绿江畔的中江。凡二十四条。主要内容:(1)中国奉天和朝鲜各以中江和义州为边民贸易之处,不准别往对方他处,亦禁
古代算学术语。(1)古代以天元术所列方程中的未知量,相当于今之x。约出现于北宋。现存古算书中最早见于李冶《测圆海镜》。(2)单位一。此概念见于南宋秦九韶《数书九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