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秦邑。在今甘肃灵台县西南。《史记·秦本纪》:昭襄王五十年(前257),“武安君白起有罪,为士伍,迁阴密”,即此。西汉置阴密县。
?—前206秦末人。战国末年韩国公子,封横阳君。秦末,六国诸侯后裔并起反秦,因得项梁支持,被立为韩王,任张良为司徒。公元前206年项羽分封诸侯,以张良从汉王刘邦为借口,不遣成之国,更封为穰侯,不久杀之
官署名。即左威卫。唐光宅元年(684)改,神龙元年(705)复名左威卫。
官制用语。即“除拜”与“府板”的合称。
道教经籍名。西汉成帝时甘忠可曾撰《包元太平经》十二卷,伪托真人赤精子所授,当时被朝廷目为“假鬼神罔上惑众”的“谶书”。后辗转流传于民间,对原始道教的形成和发展起过一定的作用。至东汉后期,道教传道多以“
地区名。(1)秦、汉、唐等定都今陕西的王朝,称函谷关或潼关以西近畿之地为关内,对关内而言,又称关东地区为关外。《史记·高祖本纪》:“汉王之出关至陕,抚关外父老。”此“关外”即指函谷关以东地区而言。(2
书名。一作《梁公别传》、《狄梁公家传》。唐李邕撰。三卷。武周时,中宗废为庐陵王,出居房州。仁杰复任宰相,伺机奏请复立中宗为皇太子,并迎居禁中,奏对凡数万言。开元中,邕撰本书,备载其辞。已佚。《资治通鉴
官名。(1)清代置,户部榷关长官。康熙四年(1665),曾裁榷关监督,由地方官派员管理。旋复旧制。五十三年后,又以部分榷关交地方督抚或驻防将军兼管,委派道员、知府、知州、同知等具体管理,称委员,亦称户
藏语音译。一译仓储巴。清代管理西藏商上库藏及财政收支的官员,由四品僧俗官员充任。出缺后,例自济仲喇嘛等僧俗官员中择人升补。又凡达赖、班禅等大活佛属下以及寺院、贵族所设管家亦称此。今译强佐。
官名。即太子右监门率,隋大业三年(607)改,并降为正五品,唐武德五年(622)复名右监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