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历史知识>山顶洞人

山顶洞人

距今约一万八千多年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古人类。因1933年发现于北京周口店山顶洞而得名。化石有头骨三具及下颌骨、牙齿、脊椎骨、肢骨,至少代表八个个体。山顶洞人头骨粗壮,额部倾斜,鼻部宽阔,整个面部中等程度向前突出,是新人类型的古人类。发现的石器很少,有砍砸器、刮削器和两极石片。骨器中有一长82毫米的骨针,针眼细小,尖端锐利,针身圆滑,表明山顶洞人已能用兽皮缝制衣服。有用穿孔的兽牙、海蚶子壳、石珠、小砾石,鲩鱼眼上骨和刻沟的鸟骨管做的装饰品。骨针和装饰品表明山顶洞人已会运用刮、挖、钻、磨技术。遗址中有灰烬遗迹,也表现出埋葬死者的习俗。随葬品的出现和在死者身旁撒赤铁矿粉末,说明已有原始的宗教观念。山顶洞人过着狩猎、采集和捕鱼的生活,已进入母系氏族公社阶段。

山顶洞人的石器和骨器

1.砾石石器 2.骨针 3.石珠 4.砾石石坠 5.钻孔青鱼眼上骨 6.装饰品——穿孔的介壳

猜你喜欢

  • 诊宗三昧

    书名。全称《石顽老人诊宗三昧》。清张璐撰,其子张登编辑。成书于康熙二十八年(1689)。一卷,十二篇。以论述脉理为主,一至二篇阐明宗旨,批判前人某些脉学观点;三至六篇分述医学、色脉、脉位、脉象、经络;

  • 游似

    ?—1252南宋果州南充(今属四川)人,字景仁,号克斋。嘉定进士。历夔州路转运判官、潼川路提点刑狱兼提举常平,迁军器监、宗正少卿兼权枢密都承旨。累擢吏部尚书,入侍帷幄。曾请理宗亲儒从谏、敬畏检身、节用

  • 曹幽伯

    ?—前826西周时曹国国君。公元前834—前826年在位。名强。曹夷伯之弟。后为弟鲜(一作苏)所杀。鲜自立为君,即曹戴伯。

  • 渭源堡

    即今甘肃渭源县。北宋熙宁五年(1072)置。属熙州。金属临洮府。西夏光定五年(1215),败金兵于渭源堡,即此。元至元十三年(1276)升为县。

  • 经世文潮

    杂志名。清光绪二十九年闰五月一日(1903.6.25)在上海创刊,由《新世界学报》改名而成。类编性半月刊。陈黻宸主编。以振国脉、开民智、完人格为主旨。“译辑海内外名哲伟制及现行政策,按部成编”。全部选

  • 农工商部

    官署名。清末新设机构。光绪三十二年(1906)以商部、工部等合并而设,掌全国农工商政并森林、水产、河防、水利、商标、专利诸事。设尚书一人为长官,从一品,特简。左、右侍郎各一人,为副长官,正二品,特简。

  • 毕贺咄叶护

    即“乙毗沙钵罗叶护可汗”。

  • 杨道宾

    1552—1609明福建晋江(治今泉州)人,字维彦,号荆岩。万历进士,授编修。历任国子监祭酒、礼部右侍郎,掌翰林院事。万历三十五年(1607)转左侍郎,署礼部事。后卒于官,谥文恪。有《文恪公集》。

  • 中山长城

    战国时中山国修筑的长城。《史记·赵世家》:赵成侯六年(前369)“中山筑长城”。按当时形势,中山长城应主要用于防赵。其位置约处于今河北、山西两省交界地带与河北省西南部战国时赵、中山交界地带。

  • 阿剌浑撒里

    即“阿鲁浑萨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