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87明江西南昌人。曾为布政司吏员。因宪宗好方术,乃厚结宦官梁芳等进符箓。成化十五年(1479)特旨授太常丞,数年中累升至左通政使。干预朝政,进退大臣。时传奉官多至数千,权宠无出其上。孝宗即位,
见“材官①”。
见“登流眉国”。
?—190东汉南阳襄乡(今湖北枣阳东北)人,字伯求。少就学洛阳,与郭泰等交友,名扬太学。有知人之称。尝见曹操,以为:“汉家将亡,安天下者必此人也。”党锢事发,为宦官诬陷,变名姓亡匿汝南,往来于荆豫之地
明代盐商纳米边仓后,取得的兑换盐引之凭证,以此换取盐引支盐。
明末金陵(今江苏南京)人。回族。人称“马回回”。著名艺人,演技精湛,为明末金陵戏剧界两大派系之一华林部代表人物。
军事编制。(1)明京营编制之一。与中军、左右掖合称五军。参见“五军营”、“神机营”。(2)明南京京营编制之一。万历时,南京京营以三千一百二十人为一枝,每枝分中、左、右哨。
管理佛教事务官员统称。十六国后秦以道䂮法师为僧正,是为立僧官之始。南朝宋亦置僧正,梁置大僧正,唐、宋设有僧官衙门僧录司,掌众僧事。辽代上京、燕京设僧录。金代路设僧录、僧正,州郡设都纲,县
清代经学派别之一。始于江永,成于戴震。因江、戴二人均为皖南人,故名。为学不拘泥于汉儒经说,以考据详博、别择谨严见长,且多出己见,尤精于音韵、文字、训诂之学。以断制精审为乾嘉学者所推重。提出“志乎闻道”
邺都三台之一。雀亦作爵。在今河北临漳县邺镇北古邺城北城西北隅。东汉建安十五年(210)曹操修筑。《水经·浊漳水注》:“(邺)城之西北有三台,皆因城为之基。巍然崇举,其高若山。”“中曰铜雀台,……南则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