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719春秋时卫国国君。公元前734—前719年在位。名完,卫庄公之子,为陈女戴妫所生。继卫庄公即位。其庶弟州吁骄横好兵,为他所黜出奔。后为州吁所杀。
又名风陵津(《唐六典》)。相传风后葬此,故名风陵或封陵。在今山西芮城县西南、黄河北岸。《周书·蒋升传》:西魏大统三年(537),“东魏将窦泰入寇,济自风陵”,即此。唐圣历元年(698)置关。明洪武中设
唐代御史台诸侍御史,除年长资深者一人主日常事务号为杂端外,余者呼为散端。
官名。宋制,以左相兼监修国史,右相兼提举国史。南宋时,略有变化:绍兴三年(1133),命左相吕颐浩兼提举修国史。乾道元年(1165),又命参知政事虞允文兼权提举修《三朝国史》。隆兴元年(1163),右
又译牙剌瓦赤、牙鲁瓦赤、麻合没的滑刺西迷。花剌子模人。早年投附蒙古,成吉思汗灭花剌子模,受命主管中亚不花刺等城行政财赋。元太宗即位(1229),奏定西域人以丁出赋调之法,设治于忽毡(今塔吉克斯坦别卡巴
战国时齐国征收田税及户口税之术语。穑,亦作啬,敛谷也;籍,征籍也。语出《管子·轻重乙》:“故不欲收(亩)穑户籍而给左右之用。”马非百《管子轻重新诠》:“亩穑户籍者,谓按亩而敛,挨户而籍。”
①秦置。治今河南汝州市西南汝水之南。《三国志·魏志·武帝纪》:建安元年(196),“杨奉、韩暹以天子还洛阳,奉别屯梁。……天子之东也,奉自梁欲要之,不及”,即此。唐贞观元年(627)废。汉、晋属河南郡
?—1390元末明初人。元末为枢密院同知。以徐、宿二州降朱元璋,任江南行省参政,守徐州。从征山东,改山东行省参政。所部为淮北劲旅,屡败元兵精锐。明洪武三年(1370)封河南侯。先后屯田陕西,练兵临清,
①西夏封爵。夏贞观三年(1103),崇宗乾顺弟察哥建议选蕃汉壮勇,教以强弩,平居带弓而锄,临战分番而进。乾顺欣赏其策,遂封察哥为晋王。②辽代封爵。萧普古、萧孝先、耶律仁先、耶律敖庐斡等先后受封。③元代
韩非提出的检验认识是非的方法。参,参照检验;一说参即三,指天、地、人三方面。伍,排列比较。参伍,语出《易·系辞上》:“参伍以变,错综其数。”通过爻位的错综比较以测事物的变化。《韩非子·八经》提出“参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