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学报
报刊名。(1)清光绪二十四年六月六日(1898.7.24)在上海创刊。旬刊。上海女学会主办。康同薇、李蕙仙、张蕴华、薛绍薇等主编,提倡女学、女权,鼓吹婚姻自由,妇女参政,设立贵妇院、女学大臣。每期一大张,分上下四页,可折叠装订。设论说、新闻、征文等栏目,使用白话。次年正月改为月刊,停刊时间不详。(2)陈撷芬主编的月刊。见“女报”。
报刊名。(1)清光绪二十四年六月六日(1898.7.24)在上海创刊。旬刊。上海女学会主办。康同薇、李蕙仙、张蕴华、薛绍薇等主编,提倡女学、女权,鼓吹婚姻自由,妇女参政,设立贵妇院、女学大臣。每期一大张,分上下四页,可折叠装订。设论说、新闻、征文等栏目,使用白话。次年正月改为月刊,停刊时间不详。(2)陈撷芬主编的月刊。见“女报”。
?—1728清西藏工布江达地方人。藏族。出身贵族。曾任拉藏汗噶伦。康熙五十六年(1717)至五十八年蒙古准噶尔部侵藏期间,在家乡拥兵自卫,抵御准噶尔部东侵。五十九年,应邀赴青海噶玛塘(今贵德境内)与清
本战国齐邑,西汉置县。在今山东博兴县南。南朝宋移治今寿光市北。北齐废。隋开皇十六年(596)改乐安县复置,仍治今博兴县南。唐总章二年(669)移治今博兴县。五代唐避其祖李国昌名讳,改为博兴县。西汉属千
见“国论左勃极烈”。国初群雄事略 书名。明末清初钱谦益撰。约成书于明天启六年(1626)前后。十四卷。书中辑录有关元末农民起义领袖韩林儿、郭子兴、徐寿辉、陈友谅、张士诚、明玉珍、方国珍及元将扩廓帖木儿
即“阿玉奇”。
战国晚期燕国青铜铸币。方孔,背多平素。主要有(1)“一”圜钱。旧释为“一化”。面有内外郭,径1.8—1.95厘米,重1.1—2.65克。一般认为此种钱铸行时间较晚。(2)“”圜钱。旧释为“明化”,或释
?—1213即完颜永济。原名允济,小字兴胜。金世宗第七子。世宗时封卫王。章宗无子,立为储嗣。泰和八年(1208)章宗死,即帝位。次年,改元大安。时朝政已坏,又值蒙古族兴起,自大安三年(1211)以后蒙
1878—1910清末浙江嵊县(今嵊州)人,字酌仙。早年在家乡组织平阳党(又称平洋党),后与王金发等结为生死交,从事反清革命。光绪三十一年(1905)入绍兴大通学堂学习,曾一度与吕逢樵等主持该学堂,训
台名。(1)战国初越王勾践筑。《史记·秦始皇本纪》:“徙黔首三万户琅邪台下”。张守节正义引《括地志》曰:“密州诸城县东南百七十里有琅邪台,越王勾践观台也。台西北十里有琅邪故城。《吴越春秋》云:‘越王勾
全称《隋大善知识信行禅师兴教之碑》。唐神龙二年(706)刻。越王李贞撰,薛稷楷书。信行于北周创立佛教三阶教派,但此碑对其事迹无所叙述,徒以薛稷所书见称于世。此碑旧在终南山楩梓谷百塔,明初毁佚。今有清何
书名。元葛乾孙撰。成书于至正八年(1348)。收载十首治虚劳吐血的方剂,按甲乙丙丁等十字列序,故名十药。甲字十灰散和乙字花芯石散是止吐血的名方,其他为止血后补神及治疗咳嗽等方,均有效验,故称神书。方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