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历史知识>奏定学堂章程

奏定学堂章程

又称癸卯学制。清末第一个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的学制,由张百熙、荣庆、张之洞拟订,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癸卯年)奏准颁行。包括《学务纲要》和大学堂(附通儒院)、高等学堂、中学堂、高等小学堂、初等小学堂、蒙养院(附家庭教育法)、优级师范学堂、初级师范学堂、实业教员讲习所、高等农工商实业学堂、中等农工商实业学堂、初等农工商实业学堂(附实业补习普通学堂及艺徒学堂)、译学馆、进士馆章程各一份,以及《各学堂管理通则》、《任用教员章程》、《各学堂奖励章程》等。分学制为三段七级,第一段为初等教育,含蒙养院(四年)、初等小学(五年)、高等小学(四年)三级;第二段为中等教育,设中学堂(五年)一级;第三段为高等教育,含高等学堂或大学预备科(三年)、分科大学堂(三至四年)、通儒院(五年)三级。高级师范教育和实业教育两系统与此系统并行。清亡后停止施行。

猜你喜欢

  • 希利发

    见“俟利发”。

  • 兑便

    ①谓汇兑。又作便换、入便。宋初承唐飞钱之制,许商人纳钱京师,于诸州便换。开宝三年(970)设便钱务,后改由榷货务掌其事。景德三年(1006),禁商人持现钱出京城,只许赴榷货务便纳,不得私下便换。南宋诸

  • 即真

    官制用语。指“行”、“兼”或“试守”等试署、暂理某职的官员得到朝廷的正式除授。

  • 首垣

    一作长垣。战国魏邑。在今河南长垣县东北。《史记·赵世家》:肃侯七年(前343),“公子刻攻魏首垣”,即此。首相 官场用语。宋代宰相常置数员,其先除者称首相或上相。

  • 徐达

    1332—1385明凤阳临淮(今安徽凤阳东北)人,字天德。初务农。元至正十二年(1352)投郭子兴起义军。 次年,率二十四人从朱元璋取定远。渡江、下集庆(今江苏南京),皆为军锋,由镇抚升至枢密院同知、

  • 恩监生

    即“恩监”。

  • 芒如

    即“芒②”。

  • 西落鬼戎

    古族名。居于今山西西北部,为殷周时强大部落。《竹书纪年》:“周王季伐西落鬼戎,俘二十翟王。”或说即鬼方。

  • 选人

    候选官员的通称,历代均有之。宋专指低级文臣寄禄官,即幕职州县官。宋制,京官以上由中书注授差遣,惟幕职州县官经由吏部铨选注授差遣,故称。宋初,选人分两使职官、初等职官、令录、判司簿尉四等共七阶,经崇宁二

  • 南曲

    ①即“南戏”。②南戏所用的曲调声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