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天与朝鲜边民交易章程
清政府与朝鲜订立的约章。光绪九年二月(1883.3)由奉天东边道陈本植与朝鲜代表鱼允中签于鸭绿江畔的中江。凡二十四条。主要内容:(1)中国奉天和朝鲜各以中江和义州为边民贸易之处,不准别往对方他处,亦禁在对方建房设栈;(2)在上述两处贸易,货物只纳正税一次,不同于口岸例则,禁止从对方口岸贩货至该两处;(3)朝鲜使臣赴中国京都,以及两国关于边界通商的行文交涉一遵定制。
清政府与朝鲜订立的约章。光绪九年二月(1883.3)由奉天东边道陈本植与朝鲜代表鱼允中签于鸭绿江畔的中江。凡二十四条。主要内容:(1)中国奉天和朝鲜各以中江和义州为边民贸易之处,不准别往对方他处,亦禁在对方建房设栈;(2)在上述两处贸易,货物只纳正税一次,不同于口岸例则,禁止从对方口岸贩货至该两处;(3)朝鲜使臣赴中国京都,以及两国关于边界通商的行文交涉一遵定制。
约1757—1802清湖北襄阳人。先从王廷诏习白莲教。嘉庆元年(1796),与兄张天美等起于襄阳双沟。东乡会师后,与高均德同为襄阳白号首领。后与均德部会合,转战川、陕、楚,屡败清军。七年,遭清军冲营,
书名。称涟川沈氏撰。一卷。农学著作。成书于明崇祯后期。凡五十二条。分逐月事宜、运田地法、蚕务六畜、家常日用等四部分,记述浙江湖州一带谷物、蚕桑、畜牧之生产经营活动。
①给事黄门侍郎、黄门侍郎别称。应劭《汉官仪》:“黄门郎日暮入,对青琐门拜,名曰夕郎。”②唐代对给事中的俗称。
清全国赋役总册。清初征粮无据,弊端百出,遂着手整顿赋役制度,诏定编制全国赋役规则。顺治三年(1646),责令户部稽核钱粮原额,俱照明万历年间规则,汇为赋役全书,总载地丁原额,次列土地荒芜、人口逃亡,再
官署名。清代内务府三院之一,掌管皇家各苑囿事务的机构。康熙二十三年(1684)设立。雍正六年(1728)始定官制。置兼管事务内大臣、卿、郎中、员外郎、主事、苑丞等职官,掌景山、瀛台、玉泉山、南苑、圆明
又作。农具。形状与磟碡相似,但滚筒表面有齿。其石齿作条形,木齿作尖角形。俱用于水田,击破泥块,亦有搅和作用。唐陆龟蒙《耒耜经》已有记载。
书名。清沈家本编撰。裴松之《三国志注》撰于南朝宋元嘉中,其征引书目赵翼《廿二史札记》仅列出五十余种,遗漏实多,而舛错亦不少。沈氏为之订补。依《隋书·经籍志》例,分为四部,计经部二十二家,史部一百四十二
亦作信、缥信。唐代南诏王的名号。骠,白族自称;信,古白蛮语意为“王”;合称,即“白族之王”。《南诏德化碑》有“八(白)王”一词。元和三年(808)南诏王异牟寻卒,其子寻
?—1380明凤阳定远(今属安徽)人。元至正十五年(1355)投朱元璋,历官主簿、知县、太常寺卿、中书省参知政事等。洪武六年(1373)升右丞相,旋改左丞相。久居相位,恩威震主,广结功臣,为太祖所忌,
约1047—约1107北宋齐州章丘(今山东章丘西北)人,字文叔。李清照父。早年研治经学。熙宁进士。元祐中,为太学博士,以文章受知于苏轼。绍圣时,通判广信军。后召为校书郎,迁著作佐郎、礼部员外郎、提点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