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舟卿
官名。南朝梁武帝天监七年(508),改都水使者为大舟卿,掌舟航河堤等事。位列卿之末,秩九班。领参军、河堤谒者等属官。陈因梁制,位三品。隋复改为都水使者。
官名。南朝梁武帝天监七年(508),改都水使者为大舟卿,掌舟航河堤等事。位列卿之末,秩九班。领参军、河堤谒者等属官。陈因梁制,位三品。隋复改为都水使者。
南朝宋吴郡(治今江苏苏州)人。与朱克柔同以缂织技艺著称。其作轻色淡彩,富有江南水墨野逸的特殊风格。作品有《梅花寒雀》、《花鸟》、《梅鹊》、《山水》、《秋山诗意》等,均收入《清内府藏刻丝刺绣书画录》。
435—493南朝齐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北)人,字道明。出身著作佐郎、太子舍人。升明初,迁丹阳尹。后转掌吏部。武帝时累迁尚书右仆射。素无学术。出为雍州刺史,以与宁蛮长史刘兴祖不睦,永明十一年(493)
①古代指分、寸、尺、丈、引。《汉书·律历志上》:“十分为寸,十寸为尺,十尺为丈,十丈为引,而五度审矣。”②中医谓量度神、气、血、形、志五者之有余不足为五度。一说指十度中的脉、脏、肉、筋、俞五度。《素问
亦作啼妆。东汉后期京师流行的一种化妆术,类似今之涂抹眼圈。东汉权臣梁冀妻孙寿善为此道。《后汉书·梁冀传》:“寿色美而善为妖态,作愁眉,啼妆,堕马髻,折腰步,龋齿笑,以为媚惑。”李贤注引《风俗通》曰:“
战国楚邑。在今湖北钟祥市西北。《战国策·魏策四》:“秦果南攻蓝田、鄢、郢”,即此。
即“李塨”。
1793—1867清广东花县(今花都)人,原名俊,以字行,改字籲门。道光进士。历任编修、侍讲学士、御史、按察使、布政使等职。道光三十年(1850)擢湖南巡抚。咸丰二年(1852)太平军攻长沙,闭城固守
即“苻生”。
书名。近人吴廷燮撰。一卷。起自收国元年(1115),止于天兴三年(1234)。表中所及诸路总管有咸平、河间、真定、益都、东平、大名、太原、平阳、京兆、凤翔、延安、庆阳、临洮、临潢等。《金史》本纪不载方
水陂名。在唐河北道赵州平棘(今河北赵县)东二里。永徽五年(654)县令弓志元开隋故渠,引太白渠水注入,以蓄泄水利。